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單用一句話來含括蘇東坡是不可能的。而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來形容他,我會用「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這是東坡「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這首詩的第二聯,描寫的是海上所見的景色以及聯想,然而卻也有很美的象徵意義。
這首詩作於蘇東坡65歲。不久前他才因為宋哲宗去世後政局暫時改變,因而遇赦,結束了謫居的海南島的處分,可以北歸。這趟旅程並不順利,在渡海前還遇到暴風雨。這首詩字面上便是描述這場風雨過後的景象與心境,同時似乎也是描述他自己從漫長的政治風暴中解脫後的心境。
這首詩的敘事井然有序,先交代時間與背景,其次刻劃眼前景色,繼而抒情,最後總結。
「參橫斗轉欲三更」,三更是現在的午夜前後(23時至次日1時),「參橫斗轉」是星星的運動,這句暗示東坡仰觀天空可能有一段時間了,才能觀察到星宿的變換。為什麼他會觀察夜空如此之入神呢?「苦雨終風也解晴」,在此之前他經歷了一段暴風雨。風雨之夜,是看不見星空的,此刻東坡對星空如此入迷,或許是因為這個緣故吧?
他看到的星空是怎樣的呢?「雲散月明誰點綴」。詩題紀載了這首詩的時間是農曆6月20日,這時的月亮雖然已不是滿月,但還是挺明亮的,足以與天上的雲彩構成一幅美景。(我自己從國小四年級以後住在臺北縣這個光害嚴重的地方,所以不熟悉「月光」為何物。直到去花蓮當兵,晚上輪值夜哨,這才知道在沒有光害的地方月光是如此明亮,照射出來的影子也極為明顯。)東坡是一個敏銳的詩人,詩人都有一些容易感動的氣質,看到美麗的景色往往會想入非非,繼而他問一些癡心的問題:這樣的美景為什麼存在呢?「女為悅己者容」,化妝點綴了女子的美貌,是為了喜愛這女子的人而存在。而眼前所見如此美景,「雲散月明」,又是為了誰而存在呢?
這種問題是不會有「答案」的,東坡也沒有打算回答的意思。他繼續往更深一層看去:「天容海色本澄清」。雲與月,是為了點綴天與海兒存在嗎?不是。天容與海色本已是澄清的。不需要額外的雲與月來多餘的襯托與裝飾,天容與海色的澄清,本身就是一種極致的美。
我想當蘇東坡體驗「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的那一刻,他應該是無限震撼的。這首詩是「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東坡在海上的經驗,此時上是天、下是海,當他意識到「天容海色本澄清」時,也就意識到:正是他自己,也置身於這無限的澄清之中。(這種境界大約可以借用康德所謂的「昇華、崇高」來形容吧?)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這句,除了境界極大以外,讀到這句的後世人,大概也很難不聯想到蘇東坡的為人。他一生中多遭波折,可是他似乎始終保持純淨的本心。在黃州,他能寫下赤壁賦這類超脫的作品;在海南島,比黃州更遠了,而東坡寫下的作品反而更平易近人了,例如下面幾首絕句: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鬚蕭散滿霜風。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
父老爭看烏角巾,應緣曾現宰官身。溪邊古路三叉口,獨立斜陽數過人。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月無。明日東家知祀竈,隻雞斗酒定膰吾。
(以上是「縱筆三首」。)
半醒半醉問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
總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蔥葉送迎翁。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
(以上是「被酒獨行徧至子雲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的前兩首。)
「牛矢」指的就是「牛屎」,在漢語的詩歌裏,這種「不登大雅之堂」的詞彙實在少見,然而「但尋牛矢覓歸路」自有其平凡中的情趣,卻是沒有體驗過田園生活的人所不易領會的。鄭騫「詩人的寂寞」一文裏,提到「但尋牛矢覓歸路」,曾有「何以東坡筆下這樣無擇」這樣的疑惑;而當鄭教授到了臺灣,經歷了一次在田間迷路,「走來走去,轉不出圈子,沿路看到不少牛矢;我立即想起牛矢歸路之語。從此對於東坡此詩,不但不覺得奇怪,反而甚為欣賞了。」這趟迷途讓鄭先生做了四首詩,其中一首寫道「少年常怪東坡老,牛矢何緣寫入詩?今日南荒迷歸路,臨風惆悵立多時。」由此可知「但尋牛矢覓歸路」是有其情趣的,只是要有這樣的經驗、還要有閒情雅致才能領略那種最平凡卻最本真的原初生命情懷。東坡到海南島,地理上是當時國家的天涯海角,年歲上也已是老邁之身,卻還能在最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以往未曾領略過的趣味、且樂在其中,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他的胸懷的可愛了。
在描述過令人讚嘆的美景之後,東坡接著寫道「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這兩句卻是描述自己的感受了。這兩句各有典故,用的也很有趣。「空餘魯叟乘桴意」用論語‧公冶長篇孔子所說的話: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蘇東坡說「空餘魯叟乘桴意」,他本來就是乘船在海上、本來就是「道不行」所以才會被貶謫到這麼遠的地方,而自比為「魯叟」,身為一個儒者似乎也不無可洋洋得意處。至於「粗識軒轅奏樂聲」,則是指暴風雨,典故出自韓非子‧十過篇裏的寓言,這篇寓言我覺得也挺有意思,抄錄如下:
奚謂好音?昔者衛靈公將之晉,至濮水之
上,稅車而放馬,設舍以宿,夜分,而聞鼓新聲者而說之,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乃召師涓而告之,曰:「有鼓新聲者,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其狀似鬼神,子為我聽而寫之。」師涓曰:「諾。」因靜坐撫琴而寫之。師涓明日報曰:「臣得之矣,而未習也,請復一宿習之。」靈公曰:「諾。」因復留宿,明日,而習之,遂去之晉。晉平公觴之於施夷之臺,酒酣,靈公起,公曰:「有新聲,願請以示。」平公曰:「善。」乃召師涓,令坐師曠之旁,援琴鼓之。未終,師曠撫止之,曰:「此亡國之聲,不可遂也。」平公曰:「此道奚出?」師曠曰:「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及武王伐紂,師延東走,至於濮水而自投,故聞此聲者必於濮水之上。先聞此聲者其國必削,不可遂。」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子其使遂之。」師涓鼓究之。平公問師曠曰:「此所謂何聲也?」師曠曰:「此所謂清商也。」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師曠曰:「不如清徵。」公曰:「清徵可得而聞乎?」師曠曰:「不可,古之聽清徵者皆有德義之君也,今吾君德薄,不足以聽。」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願試聽之。」師曠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鶴二八,道南方來,集於郎門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音中宮商之聲,聲聞於天。平公大說,坐者皆喜。平公提觴而起為師曠壽,反坐而問曰:「音莫悲於清徵乎?」師曠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聞乎?」師曠曰:「不可。昔者黃帝合鬼神於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並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皇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聽之,聽之將恐有敗。」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願遂聽之。」師曠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雲從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風至,大雨隨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懼,伏於廊室之間。晉國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病。故曰:不務聽治,而好五音不已,則窮身之事也。
韓非子所記載的故事,其實挺淒厲恐怖的。可是東坡寫「粗識軒轅奏樂聲」,卻帶有一絲幽默的語氣,一則字面上看起來好像很「風雅」,「軒轅」是黃帝,照字面上很容易聯想到君王,而君王用的音樂當然是最精緻美妙的,不讀書誰會想到「軒轅奏樂」指的是暴風雨呢?更何況照故事裏師曠的說法,「清角」確實也是最高檔的音樂,還不是隨便的人都能聽得,「主君德薄,不足聽之,聽之將恐有敗」,而東坡在「粗識軒轅奏樂聲」之後,能夠平安,還能陶醉感歎於「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之美,對比平公的狼狽,是不是代表我東坡也算是個有德之人呢!
抱持著這種心胸,回首過往的凶險,東坡寫下「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作為這首詩的結尾。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秦觀‧滿庭芳(山抹微雲)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征棹,聊共引離罇。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這首描寫離別的詞,是秦觀非常有名的作品。詞的上半闋看起來是從遠行之人的角度出發。開頭寫道「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把離別的場景刻畫得很生動,前兩句構成一幅色彩昏黃的油畫,無情的畫角此時響起,讓看似靜止的畫彷彿活了起來。這三句彷彿可以把聽眾直接抓到色調昏黃的離別場景,讓人置身於遠行之人的惆悵之中。這位遠行客面對送別的朋友,「暫停征棹,聊共引離罇」,舉杯道別。離別,不只是與眼前人眼前事的隔離,其實更傷神的是與過往回憶的斷裂,「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迷茫而落寞。在落寞中所看到的景色,「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延伸無盡的寬廣與淒寂。
詞的上半闋寫遠行之人離開,下半闋則是他依依不捨的回想與掛念。「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這幾句細緻的描寫了離別傷害了心愛的女子,而這段記憶既然縈繞心頭,何嘗又不是這位遠行人的心頭之痛呢?形象愈鮮明、細節愈清晰,記憶也就愈難忘。那位忘不了的女孩子現在在那裡呢?「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大概她也正在憑高望遠、正在想著我吧?
這首詞有很多地方寫得很動人。首句「山抹微雲」尤其美。之前某次去了北海道的函館,在下午,從數公里外看港口的函館山,僅一座三百多公尺的小山,山腰上纏了一道山嵐,構成了一種似近又似遠的夢幻。自從看過這個場景,才知道「山抹微雲」這四字真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且這幅畫,還不是傳統的淡雅山水畫,而更像略帶印象派風格的油畫。蘇東坡就曾以這首詞開秦觀玩笑,說是:「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天連衰草」,有不少版本作「天黏衰草」。一字之差,所營造的意象似乎很不同。「黏」字或許較能展現秦觀內縮的個性,看出去整個天地似乎都為之閉塞;然而我個人比較喜歡「連」字,看出去更加遼闊,也就更加的孤單寂寞。我覺得後面既然寫道「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營造的意象應該是開闊的。(偏好「連」字的另一個理由,是我喜歡李叔同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暫停征棹,聊共引離罇。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這首描寫離別的詞,是秦觀非常有名的作品。詞的上半闋看起來是從遠行之人的角度出發。開頭寫道「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把離別的場景刻畫得很生動,前兩句構成一幅色彩昏黃的油畫,無情的畫角此時響起,讓看似靜止的畫彷彿活了起來。這三句彷彿可以把聽眾直接抓到色調昏黃的離別場景,讓人置身於遠行之人的惆悵之中。這位遠行客面對送別的朋友,「暫停征棹,聊共引離罇」,舉杯道別。離別,不只是與眼前人眼前事的隔離,其實更傷神的是與過往回憶的斷裂,「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迷茫而落寞。在落寞中所看到的景色,「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延伸無盡的寬廣與淒寂。
詞的上半闋寫遠行之人離開,下半闋則是他依依不捨的回想與掛念。「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這幾句細緻的描寫了離別傷害了心愛的女子,而這段記憶既然縈繞心頭,何嘗又不是這位遠行人的心頭之痛呢?形象愈鮮明、細節愈清晰,記憶也就愈難忘。那位忘不了的女孩子現在在那裡呢?「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大概她也正在憑高望遠、正在想著我吧?
這首詞有很多地方寫得很動人。首句「山抹微雲」尤其美。之前某次去了北海道的函館,在下午,從數公里外看港口的函館山,僅一座三百多公尺的小山,山腰上纏了一道山嵐,構成了一種似近又似遠的夢幻。自從看過這個場景,才知道「山抹微雲」這四字真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且這幅畫,還不是傳統的淡雅山水畫,而更像略帶印象派風格的油畫。蘇東坡就曾以這首詞開秦觀玩笑,說是:「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天連衰草」,有不少版本作「天黏衰草」。一字之差,所營造的意象似乎很不同。「黏」字或許較能展現秦觀內縮的個性,看出去整個天地似乎都為之閉塞;然而我個人比較喜歡「連」字,看出去更加遼闊,也就更加的孤單寂寞。我覺得後面既然寫道「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營造的意象應該是開闊的。(偏好「連」字的另一個理由,是我喜歡李叔同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白居易‧和友人洛中春感
莫悲金谷園中月,莫歎天津橋上春。
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
這是白居易較早年的一首詩,大概是他應制舉前後,作者年約34歲左右時所作。這首雖然不算是很有名的詩,但我還挺喜歡的。
最近我每想到這首詩,很容易會聯想到李後主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整首詞就是在悲月、歎春,追懷往事而傷神。從這兩首作品,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白居易與李後主面對感傷的不同態度。
白居易不是不會寫傷春悲秋的作品,像長恨歌就是,寫望月感懷「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寫春與秋的時光變換「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寫觸景傷往事「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都極為纏綿悱惻、細緻無比。由此可見他卻有一顆易感多情的詩人之心,與李後主是一樣的。只是這類感情滿溢的作品在白居易漫長的生涯寫作中,似乎只是個少見的特例。在許多地方,白居易的心態很像蘇東坡,常常懂得如何「換個角度」來看事情。
「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其實呢,應該是在人間處處都傷神,才像是敏感的詩人本色。只是換個角度來看,眼界放寬,既然萬事萬物都讓人感傷,這個感傷反而因此得到一種昇華,因而淡化了其感傷本質。反而讓這個「傷神」別有一番情趣,值得品味。
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
這是白居易較早年的一首詩,大概是他應制舉前後,作者年約34歲左右時所作。這首雖然不算是很有名的詩,但我還挺喜歡的。
最近我每想到這首詩,很容易會聯想到李後主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整首詞就是在悲月、歎春,追懷往事而傷神。從這兩首作品,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白居易與李後主面對感傷的不同態度。
白居易不是不會寫傷春悲秋的作品,像長恨歌就是,寫望月感懷「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寫春與秋的時光變換「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寫觸景傷往事「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都極為纏綿悱惻、細緻無比。由此可見他卻有一顆易感多情的詩人之心,與李後主是一樣的。只是這類感情滿溢的作品在白居易漫長的生涯寫作中,似乎只是個少見的特例。在許多地方,白居易的心態很像蘇東坡,常常懂得如何「換個角度」來看事情。
「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其實呢,應該是在人間處處都傷神,才像是敏感的詩人本色。只是換個角度來看,眼界放寬,既然萬事萬物都讓人感傷,這個感傷反而因此得到一種昇華,因而淡化了其感傷本質。反而讓這個「傷神」別有一番情趣,值得品味。
2016年4月3日 星期日
阮籍‧詠懷(登高臨四野)
登高臨四野,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岡岑,飛鳥鳴相過。
感慨懷辛酸,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
求仁自得仁,豈復歎咨嗟!
這首似乎也是阮籍出門「率意獨駕」時,所見所聞有所感嘆,而寫成的詩。作者先是爬上了山,遠望北方的青山,所見是遍布山上的松樹柏樹,所聞是飛鳥的鳴叫聲。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滿山遍野的松柏與飛鳥經過時的鳴叫,大概是一個很容易引發寂寥感、容易讓人「想很多」的情境吧。
阮籍在這時想到的是兩個歷史人物:李斯與蘇秦。蘇秦的故鄉在周的洛陽(三河),他認為周的地方太小,所以離開了故鄉,遊說各國,倡導合縱抗秦,最後佩六國的相印,盛極一時。最後蘇秦在齊國與其他大夫爭寵,遭忌恨而被暗殺。李斯在秦始皇時為丞相。始皇去世前欲傳位於扶蘇,趙高圖謀矯召立胡亥,李斯在趙高的威逼利誘下答應配合。而胡亥即位後,李斯為趙高所構陷,最後腰斬於咸陽,夷三族。李斯離開監獄赴刑場時,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上蔡是李斯的故鄉。最後阮及感嘆,他們悲慘的結局,某方面看來他們自己造成的,「求仁自得仁,豈復歎咨嗟!」
由於魏晉是「名士少有全者」的時代,阮籍這首詩也許有很強烈對這個時代的感嘆吧。我覺得這首詩的主旨,或許不是為了要「諷刺」那些在此時身故的名士們,而更像是要「自戒」, 提醒自己「這個時代很危險,還是不要涉入吧!」
松柏翳岡岑,飛鳥鳴相過。
感慨懷辛酸,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
求仁自得仁,豈復歎咨嗟!
這首似乎也是阮籍出門「率意獨駕」時,所見所聞有所感嘆,而寫成的詩。作者先是爬上了山,遠望北方的青山,所見是遍布山上的松樹柏樹,所聞是飛鳥的鳴叫聲。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滿山遍野的松柏與飛鳥經過時的鳴叫,大概是一個很容易引發寂寥感、容易讓人「想很多」的情境吧。
阮籍在這時想到的是兩個歷史人物:李斯與蘇秦。蘇秦的故鄉在周的洛陽(三河),他認為周的地方太小,所以離開了故鄉,遊說各國,倡導合縱抗秦,最後佩六國的相印,盛極一時。最後蘇秦在齊國與其他大夫爭寵,遭忌恨而被暗殺。李斯在秦始皇時為丞相。始皇去世前欲傳位於扶蘇,趙高圖謀矯召立胡亥,李斯在趙高的威逼利誘下答應配合。而胡亥即位後,李斯為趙高所構陷,最後腰斬於咸陽,夷三族。李斯離開監獄赴刑場時,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上蔡是李斯的故鄉。最後阮及感嘆,他們悲慘的結局,某方面看來他們自己造成的,「求仁自得仁,豈復歎咨嗟!」
由於魏晉是「名士少有全者」的時代,阮籍這首詩也許有很強烈對這個時代的感嘆吧。我覺得這首詩的主旨,或許不是為了要「諷刺」那些在此時身故的名士們,而更像是要「自戒」, 提醒自己「這個時代很危險,還是不要涉入吧!」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阮籍‧詠懷(天馬出西北)
天馬出西北,由來從東道。
春秋非有託,富貴焉常保?
清露被皋蘭,凝霜霑野草。
朝為媚少年,夕暮成醜老。
自非王子晉,誰能常美好?
這一首詩看起來也是感歎好景不常、年光易逝。分別用跑得很快的天馬、以及晨昏氣候的不同,把這種快速變化的感受形象化。
春秋非有託,富貴焉常保?
清露被皋蘭,凝霜霑野草。
朝為媚少年,夕暮成醜老。
自非王子晉,誰能常美好?
這一首詩看起來也是感歎好景不常、年光易逝。分別用跑得很快的天馬、以及晨昏氣候的不同,把這種快速變化的感受形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