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呂小白有相當的知名度。樹大招風,相關評論自然也很多,正反評論都有。以下簡單聊聊關於小白的評價。
整體而言,小白的評價應該是很正面的,畢竟他樹立了新的國際秩序典範。秩序帶來安心,所以小白頗受諸侯景仰。在他去世後不久,陳穆公就提倡了一次會盟,「請脩好於諸侯,以無忘齊桓之德,冬,盟于齊,脩桓公之好也。」由此可見小白大大在當代人心中的地位。
然而,正如俗話所說,「吃燒餅哪有不掉芝麻的!」政治人物的手很難完全乾淨。加上樹大招風,小白受到的批評也很多。例如很愛罵人的孟子,就說:「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當齊宣王問他:「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回答:「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不愧是浩然之氣的擁有者,說得大義凜然。
不過論語裏面倒是記載了孔子對桓公小白的讚美,他說:「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除了直接讚美小白以外,當子路、子貢批評管仲,孔子也不吝稱讚管仲輔佐小白的功業,「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這兩句直接稱讚的對象雖是管仲,管仲的功業是輔佐齊桓公,所以也可以視為對小白的讚美吧。
(從某個角度來看,孟子說「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好像也沒錯,畢竟子路、子貢等「仲尼之徒」確實不喜歡管仲,而讚美管仲與桓公的人是仲尼本人,非仲尼之徒。煉獄先生沒有輸。以上just kidding..孔子雖然在子路、子貢面前迴護管仲,但他對管仲也很多批評。要對人給一個綜合評價並非易事。)
2021年5月12日 星期三
齊國二三事‧齊桓公的子女
史書紀載齊桓公呂小白「好內多內寵」,其結果,他大概產生了大量的子嗣。古早紀載不便,沒有明確記載兒女數量,然而明確留下紀錄的就已經很不少,單就在小白去世後,先後有6個兒子參與爭奪君位,此外有7個兒子逃到楚國,授官上大夫。存活而有紀錄的兒子就已經有13位,小白子孫之繁盛,可想而知。以下簡單聊聊小白的子女。
一、立為國君的兒子們:
小白一世英明,死前卻沒處理好身後事,病死後諸子爭立,一度沒人為他收屍。(依照管子的記載,小白可能是病中餓死的。管子一書真偽難辨,餓死的情節是否誇大也難說。但無論如何,桓公之死難謂「善終」。)小白死後,有五個兒子先後立為國君:
1.無詭(母長衛姬):桓公小白去世後易牙擁立無詭為國君,不久宋襄公發兵護送孝公昭回國,無詭被國人殺害。
2.孝公昭(母鄭姬):桓公與管仲屬託宋襄公照顧孝公昭,宋襄公發兵護送孝公昭回國即位。孝公去世後,兒子被弟弟昭公潘殺害。
3.昭公潘(母葛嬴):殺害侄兒後即位。昭公去世後,兒子被弟弟懿公商人殺害。
4.懿公商人(母密姬):被仇人丙戎、庸職殺害。
5.惠公元(母少衛姬):桓公死後出奔衛國,懿公死後齊人迎立。
二、沒有成為國君的兒子們:
1.公子雍(母宋華子):齊孝公時,魯僖公與楚軍攻下穀地,用以安置公子雍,作為魯國的外援。
2.有七位兒子逃到楚國,楚國讓他們擔任上大夫。
三、女兒
史書上有紀錄的齊桓公女兒是晉獻公夫人齊姜:依史記記載,齊姜是齊桓公之女,秦穆公夫人穆姬、太子申生之母。搭配左傳的紀錄,齊姜可能最初嫁給晉武公(獻公的父親),武公去世後被獻公接收。
也有人懷疑史記記載的真實性,例如春秋左傳注的楊伯峻,認為「齊桓立於魯莊九年,晉武死於魯莊十七年,似不及娶齊桓女,史記說不可信。」然而我認為楊伯峻以「似不及」為由否定史記的記載,還是太武斷了些。除非能發現史料之間的矛盾、或與出土文物的矛盾,以千年之後的臆測來否定千年之前的記載,似嫌輕率。若是桓公小白把女兒當作政治聯姻工具,送給剛統一晉國的晉武公,其實年歲都並沒有矛盾之處。(若齊姜於桓公父親僖公在世時出生,則桓公小白即位時,齊姜約已成年。)從現存小白的行事紀錄來看,很難找到他對待親人的溫情,卻有很多他對親人殘忍的例子:例如決絕的殺死公子糾、哀姜。公子糾具有政敵的身分,殺死他或許還合理;但是雖然哀姜的亂倫造成魯國動亂,桓公將已出嫁的哀姜殺死,連左傳都為她叫屈:「君子以齊人殺哀姜也,為已甚矣。」桓公小白對待兄妹如是忍心,若說他也如是對帶自己的女兒,把她當作政治籌碼嫁給潛力股晉武公,似也符合他的行事風格。所以,在更清楚反證出現之前,我傾向相信史記與左傳的紀載屬實。
史書上關於齊姜的紀載很少,但是他兩個兒女則都有很生動的紀載。太子申生是個悲情而死腦筋的人,父親聽了寵妾驪姬的讒言,以為申生要謀害自己。對此,申生連辯解都不願意,他認為一旦辯解,驪姬必死無疑,驪姬死後,父親必然傷心。於是申生就自殺了。至於穆姬,則是很顧念手足之情的人,不講道義的弟弟晉惠公夷吾被秦穆公任好抓住了,穆姬為了這個不成材的弟弟,竟把自己的兒女太子罃、公子弘、女兒簡璧帶到柴薪上,以自焚要脅老公放人。所幸秦穆公最後放了晉惠公,算是喜劇收場。從史書記載給我的印象,秦穆公任好是一位豪情霸氣的領袖,讀完夫人穆姬的事蹟,這氣場似乎也足以作穆公的配偶吧。
四、其他的後裔:
1.桓氏:這個氏族出自於桓公的支庶,用其謚立族命氏,後裔有東漢桓榮等。
2.東郭氏:春秋時東郭偃為崔杼的家臣,東郭偃妹妹東郭姜(棠姜)為崔杼的後妻,生子崔明。崔杼、棠姜死後崔明出奔魯國,後裔為博陵崔氏、清河崔氏。
一、立為國君的兒子們:
小白一世英明,死前卻沒處理好身後事,病死後諸子爭立,一度沒人為他收屍。(依照管子的記載,小白可能是病中餓死的。管子一書真偽難辨,餓死的情節是否誇大也難說。但無論如何,桓公之死難謂「善終」。)小白死後,有五個兒子先後立為國君:
1.無詭(母長衛姬):桓公小白去世後易牙擁立無詭為國君,不久宋襄公發兵護送孝公昭回國,無詭被國人殺害。
2.孝公昭(母鄭姬):桓公與管仲屬託宋襄公照顧孝公昭,宋襄公發兵護送孝公昭回國即位。孝公去世後,兒子被弟弟昭公潘殺害。
3.昭公潘(母葛嬴):殺害侄兒後即位。昭公去世後,兒子被弟弟懿公商人殺害。
4.懿公商人(母密姬):被仇人丙戎、庸職殺害。
5.惠公元(母少衛姬):桓公死後出奔衛國,懿公死後齊人迎立。
二、沒有成為國君的兒子們:
1.公子雍(母宋華子):齊孝公時,魯僖公與楚軍攻下穀地,用以安置公子雍,作為魯國的外援。
2.有七位兒子逃到楚國,楚國讓他們擔任上大夫。
三、女兒
史書上有紀錄的齊桓公女兒是晉獻公夫人齊姜:依史記記載,齊姜是齊桓公之女,秦穆公夫人穆姬、太子申生之母。搭配左傳的紀錄,齊姜可能最初嫁給晉武公(獻公的父親),武公去世後被獻公接收。
也有人懷疑史記記載的真實性,例如春秋左傳注的楊伯峻,認為「齊桓立於魯莊九年,晉武死於魯莊十七年,似不及娶齊桓女,史記說不可信。」然而我認為楊伯峻以「似不及」為由否定史記的記載,還是太武斷了些。除非能發現史料之間的矛盾、或與出土文物的矛盾,以千年之後的臆測來否定千年之前的記載,似嫌輕率。若是桓公小白把女兒當作政治聯姻工具,送給剛統一晉國的晉武公,其實年歲都並沒有矛盾之處。(若齊姜於桓公父親僖公在世時出生,則桓公小白即位時,齊姜約已成年。)從現存小白的行事紀錄來看,很難找到他對待親人的溫情,卻有很多他對親人殘忍的例子:例如決絕的殺死公子糾、哀姜。公子糾具有政敵的身分,殺死他或許還合理;但是雖然哀姜的亂倫造成魯國動亂,桓公將已出嫁的哀姜殺死,連左傳都為她叫屈:「君子以齊人殺哀姜也,為已甚矣。」桓公小白對待兄妹如是忍心,若說他也如是對帶自己的女兒,把她當作政治籌碼嫁給潛力股晉武公,似也符合他的行事風格。所以,在更清楚反證出現之前,我傾向相信史記與左傳的紀載屬實。
史書上關於齊姜的紀載很少,但是他兩個兒女則都有很生動的紀載。太子申生是個悲情而死腦筋的人,父親聽了寵妾驪姬的讒言,以為申生要謀害自己。對此,申生連辯解都不願意,他認為一旦辯解,驪姬必死無疑,驪姬死後,父親必然傷心。於是申生就自殺了。至於穆姬,則是很顧念手足之情的人,不講道義的弟弟晉惠公夷吾被秦穆公任好抓住了,穆姬為了這個不成材的弟弟,竟把自己的兒女太子罃、公子弘、女兒簡璧帶到柴薪上,以自焚要脅老公放人。所幸秦穆公最後放了晉惠公,算是喜劇收場。從史書記載給我的印象,秦穆公任好是一位豪情霸氣的領袖,讀完夫人穆姬的事蹟,這氣場似乎也足以作穆公的配偶吧。
四、其他的後裔:
1.桓氏:這個氏族出自於桓公的支庶,用其謚立族命氏,後裔有東漢桓榮等。
2.東郭氏:春秋時東郭偃為崔杼的家臣,東郭偃妹妹東郭姜(棠姜)為崔杼的後妻,生子崔明。崔杼、棠姜死後崔明出奔魯國,後裔為博陵崔氏、清河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