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上東門,北望首陽岑。
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樹林。
良辰在何許?凝霜霑衣襟。
寒風振山岡,玄雲起重陰。
鳴鴈飛南征,鶗鴃發哀音。
素質遊商聲,悽愴傷我心。
這首詩大概是也是阮籍出遊,有所感而作。
史書記載阮籍常常出遊,可是他出遊的行徑很特別,「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詩經有「駕言出遊,以寫我憂」的說法(「駕車出遊,以消除我心中的煩憂」),阮籍心中的煩憂也許特別深,所以若不採取如此怪誕的出遊方式,只有瘋狂的路徑與激烈的眼淚,才能讓他暫時忘了胸中的懊惱吧?
這首詩大概就是阮籍這種心情的一個寫照:他先是「步出上東門,北望首陽岑」,交代了旅程的路線與地點,是個可以看到首陽山的地方。接著描寫他所看到的:「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樹林」。首陽山對中國文人來講大概不陌生,是伯夷叔齊不願臣服於周,退隱採野菜維生,最後餓死的地方,是一個悲劇之地。接下來阮籍開始描寫他的感受:「良辰在何許?凝霜霑衣襟。寒風振山岡,玄雲起重陰。鳴鴈飛南征,鶗鴃發哀音。素質遊商聲,悽愴傷我心。」表面上雖然是把他心中的悽愴歸咎於秋冬之際的惡劣天氣,若是搭配了他前面提到的「首陽岑」、「采薇士」,這種惡劣的氣候,是不是恰如伯夷叔齊最後的絕望呢?
註解
步出上東門,北望首陽岑。
文選李善注:河南郡圖經曰:東有三門,最北頭曰上東門。河南郡境界簿曰:城東北十里首陽山,上有首陽祠一所。
洛陽伽藍記‧序:東面有三門:北頭第一門,曰建春門。原注:漢曰上東門。阮籍詩曰「步出上東門」是也。魏晉曰建春門,高祖因而不改。
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樹林。
采薇士:指伯夷、叔齊。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良辰在何許?凝霜霑衣襟。
寒風振山岡,玄雲起重陰。
鳴鴈飛南征,鶗鴃發哀音。
鴈:每年春分後往北飛、秋分後往南飛的一種季節性候鳥。
鶗鴃:杜鵑鳥,初夏時常晝夜不停啼叫,鳴聲淒厲,能動旅客歸思。相傳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
素質遊商聲,悽愴傷我心。
文選李善注:沈約曰:致此彫素之質,由於商聲用事秋時也。遊字應作由,古人字類無定也。善曰:禮記曰:孟秋之月,其音商。鄭玄曰:秋氣和則音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