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崔杼年表
前618年(崔杼約於此年前後出生)
崔杼於西元前546年(魯襄公27年,齊景公2年)去世,出生年份不詳。依春秋左氏傳紀載,齊惠公時崔杼得勢,齊國重臣高氏、國氏認為崔氏是威脅,西元前599年齊惠公去世,高氏、國氏壓迫崔杼,崔杼出奔衛國。齊惠公在位十年(西元前608-599年),合理估計,崔杼出奔時大約20歲前後。假設出奔時20歲,則崔杼約生於西元前618年(約魯文公9年、齊昭公15年),此時齊國正處於齊桓公去世後、諸子迭立的動盪時期。
前599年(崔杼約20歲左右)
齊惠公時崔杼得勢,高氏、國氏認為崔氏是威脅。惠公去世後,高氏、國氏壓迫崔杼,崔杼舉族出奔衛國。
夏,齊惠公卒,崔杼有寵於惠公,高,國畏其偪也,公卒而逐之,奔衛,書曰,崔氏,非其罪也,且告以族,不以名,凡諸侯之大夫違,告於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廟,敢告,所有玉帛之使者則告,不然則否。(左傳宣公十年)
前574年(崔杼約45歲左右)
崔杼為大夫,帥軍攻盧,慶克為副手。
國佐殺慶克,盧降。齊侯使崔杼為大夫,使慶克佐之,帥師圍盧,國佐從諸侯圍鄭,以難請而歸,遂如盧師,殺慶克以穀叛,齊侯與之盟于徐關而復之,十二月,盧降,使國勝告難于晉,待命于清。(左傳成公十七年)
前573年(崔杼約46歲左右)
崔杼參與會盟于虛朾。
十有二月,仲孫蔑會晉侯,宋公,衛侯,邾子,齊崔杼,同盟于虛朾。(春秋成公十八年)
前572年(崔杼約47歲左右)
崔杼參與會盟于鄫,有不服晉國的言論。
仲孫蔑會齊崔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春秋襄公元年)
前571年(崔杼約48歲左右)
秋季諸侯會盟于戚,齊國與從屬於齊國的滕薛小邾諸國未到。荀罃認為是崔杼的意思,威脅若再不與會,將對齊國不利。冬季再次會盟于戚,崔杼與滕薛小邾諸國大夫都參與了。
冬,仲孫蔑會晉荀罃,齊崔杼,宋華元,衛孫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秋,七月,庚辰,鄭伯睔卒,於是子罕當國,子駟為政,子國為司馬,晉師侵鄭,諸大夫欲從晉,子駟曰,官命未改,會于戚,謀鄭故也,孟獻子曰,請城虎牢以偪鄭,知武子曰,善鄫之會,吾子聞崔子之言,今不來矣,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齊故也,寡君之憂,不唯鄭,罃將復於寡君,而請於齊,得請而告,吾子之功也,若不得請,事將在齊,吾子之請,諸侯之福也,豈唯寡君賴之。……冬,復會于戚,齊崔武子,及滕薛小邾之大夫皆會,知武子之言故也,遂城虎牢,鄭人乃成。(左傳襄公二年)
前567年(崔杼約52歲左右)
齊國滅萊國,萊共公出奔到棠,晏弱攻下棠地,遷萊于郳,崔杼與高厚主導分配得到的土地。(崔杼取棠姜為妻,可能在此時或稍後。棠姜原為棠公夫人,依杜預註解,棠公為齊棠邑大夫。)
十一月,齊侯滅萊,萊恃謀也,於鄭子國之來聘也,四月,晏弱城東陽,而遂圍萊,甲寅,堙之,環城,傅於堞,及杞桓公卒之月,乙未,王湫帥師及正輿子,棠人,軍齊師,齊師大敗之,丁未,入萊,萊共公浮柔奔棠,正輿子王湫奔莒,莒人殺之,四月,陳無宇獻萊宗器于襄公,晏弱圍棠,十一月,丙辰,而滅之,遷萊于郳,高厚,崔杼,定其田。(左傳襄公六年)
前564年(崔杼約55歲左右)
崔杼帥齊國軍隊參與諸侯聯軍攻打鄭國。
冬,十月,諸侯伐鄭,庚午,季武子,齊崔杼,宋皇鄖,從荀罃,士丐,門于鄟門,衛北宮括,曹人,邾人,從荀偃,韓起,門于師之梁,滕人,薛人,從欒黶,士魴,門于北門,杞人,郳人,從趙武,魏絳,斬行栗。甲戌,師于氾......肆眚圍鄭,鄭人恐,乃行成,......諸侯皆不欲戰,乃許鄭成,十一月,己亥,同盟于戲,鄭服也,將盟,鄭六卿公子騑,公子發,公子嘉,公孫輒,公孫蠆,公孫舍之,及其大夫門子皆從鄭伯,晉士莊子為載書,曰,自今日既盟之後,鄭國而不唯晉命是聽,而或有異志者,有如此盟(左傳襄公九年)
前563年(崔杼約56歲左右)
諸侯聯軍攻打鄭國,崔杼讓齊太子光提早趕到,在會盟中取得有利的位置。
諸侯伐鄭,齊崔杼使大子光先至于師,故長於滕,己酉,師于牛首。(左傳襄公十年)
前559年(崔杼約60歲左右)
晉國主導諸侯聯軍攻打秦國,軍隊過了涇河駐紮,秦國在河水裏下毒,聯軍多死者。崔杼、宋華閱,仲江也參與這次的行動,然而軍隊表現被認為怠忽職守。
夏,諸侯之大夫從晉侯伐秦,以報櫟之役也,晉侯待于竟,使六卿帥諸侯之師以進,……濟涇而次,秦人毒涇上流,師入多死,鄭司馬子蟜帥鄭師以進,師皆從之,至于棫林,不獲成焉……於是齊崔杼,宋華閱,仲江,會伐秦,不書,惰也(左傳襄公十四年)
前554年(崔杼約65歲左右)
齊靈公寵愛戎子,廢黜太子光,立戎子的養子公子牙為太子,命高厚輔佐公子牙。崔杼在齊靈公生病的時候擁護太子光復位,太子光復位後殺戎子,還曝屍於朝堂。齊靈公去世後,齊莊公光即位,殺公子牙,崔杼殺高厚而併吞其家產。
齊侯娶于魯,曰顏懿姬,無子,其姪鬷聲姬生光,以為大子,諸子,仲子,戎子,戎子嬖,仲子生牙,屬諸戎子,戎子請以為大子,許之,仲子曰,不可,廢常不祥,間諸侯難,光之立也,列於諸侯矣,今無故而廢之,是專黜諸侯,而以難犯不祥也,君必悔之,公曰,在我而已,遂東大子光,使高厚傅牙以為大子,夙沙衛為少傅,齊侯疾,崔杼微逆光,疾病而立之,光殺戎子,尸諸朝,非禮也,婦人無刑,雖有刑,不在朝市。夏,五月,壬辰,晦,齊靈公卒,莊公即位,執公子牙於句瀆之丘,以夙沙衛易已,衛奔高唐以叛。……秋,八月,齊崔杼殺高厚於灑藍,而兼其室,書曰,齊殺其大夫,從君於昏也。(左傳襄公十九年)
二十八年,初,靈公取魯女,生子光,以為太子。仲姬,戎姬。戎姬嬖,仲姬生子牙,屬之戎姬。戎姬請以為太子,公許之。仲姬曰:「不可。光之立,列於諸侯矣,今無故廢之,君必悔之。」公曰:「在我耳。」遂東太子光,使高厚傅牙為太子。靈公疾,崔杼迎故太子光而立之,是為莊公。莊公殺戎姬。五月壬辰,靈公卒,莊公即位,執太子牙於句竇之丘,殺之。八月,崔杼殺高厚。晉聞齊亂,伐齊,至高唐。(史記齊太公世家)
前550年(崔杼約69歲左右)
齊莊公攻打晉國,崔杼勸諫,不被採納。
秋,齊侯伐衛,……,自衛將遂伐晉……崔杼諫曰,不可,臣聞之,小國間大國之敗而毀焉,必受其咎,君其圖之,弗聽,陳文子見崔武子曰,將如君何,武子曰,吾言於君,君弗聽也,以為盟主,而利其難,群臣若急,君於何有,子姑止之,文子退,告其人曰,崔子將死乎,謂君甚,而又過之,不得其死,過君以義,猶自抑也,況以惡乎,齊侯遂伐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前549年(崔杼約70歲左右)
崔杼率師攻打莒國。
齊崔杼帥師伐莒。秋,齊侯聞將有晉師,使陳無宇從薳啟彊如楚辭,且乞師,崔杼帥師送之,遂伐莒,侵介根,會于夷儀,將以伐齊,水不克。(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前548年(崔杼約71歲左右)
年初,崔杼帥師攻打魯國,戰果不如預期。5月,崔杼殺齊莊公。
最初,崔杼原本有兩個兒子崔成、崔彊,後來妻子去世。崔杼有一位家臣東郭偃,是棠邑大夫棠公夫人的弟弟,棠公去世時,東郭偃為崔杼駕車,前往弔祭。崔杼見到未亡人棠姜(又稱東郭姜),被棠姜的美色吸引,向東郭偃表示自己有意娶棠姜為妻。東郭偃認為不妥,說:「大人您是齊丁公的後裔,我們姊弟則是齊桓公的後裔,我們同姓,不宜結為親家。」崔杼不聽,卜卦之後取棠姜為妻,棠姜後來為他生了崔明。
然而齊莊公光也看上了棠姜,與棠姜私通,多次前往崔家,還拿崔杼的帽子給人當作賞賜。崔杼因此懷恨,加上又與莊公在政見上不合,認為莊公敵視晉國損害國家利益,因此動了殺念。然而一時沒有機會下手。
莊公近侍賈舉,曾被莊公鞭打,然而莊公仍讓賈舉在身邊服侍,怨恨在心的賈舉因此成了崔杼的內應。
齊莊公六年五月,莊公於北郭招待來朝的莒國國君,崔杼稱病。次日,莊公以慰問崔杼的名義到崔家,想要與棠姜私通。然而莊公不知這是一個圈套,到了崔家以後,棠姜與崔杼從側門離開,不知大難臨頭的莊公還在哼歌。近侍賈舉把門關起,全副武裝的崔家侍衛排開,莊公才知道事態不妙。情急之下逃到高臺請求饒恕,請求與崔杼歃血為盟,乃至於請求回宗廟自殺,崔家侍衛都不予理會,只說:「國君的臣子崔杼,現在生病了,無法讓國君差遣。至於我們只知道有姦夫出沒,要來執行特別警戒任務。」莊公想爬牆逃走,被箭射傷,落地而死。
齊國太史與其弟弟紀載「崔杼弒其君」,都被崔杼殺害,然而他們的小弟仍如是紀載,崔杼於是停止了殺戮。晏嬰來崔家,弔念莊公,有人勸崔杼要殺晏嬰,崔杼回復:「晏嬰有人望,放了他才能爭取民心。」
齊莊公被崔杼草草葬在北郭,崔杼擁立莊公的弟弟景公,與慶克之子慶封共把持朝政。
二十有五年,春,齊崔杼帥師伐我北鄙。夏,五月,乙亥,齊崔杼弒其君光。(春秋襄公二十五年)
二十五年,春,齊崔杼帥師伐我北鄙,以報孝伯之師也……齊師徒歸。齊棠公之妻,東郭偃之姊也,東郭偃臣崔武子,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弔焉,見棠姜而美之,使偃取之,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武子筮之……遂取之,莊公通焉,驟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賜人,侍者曰不可,公曰,不為崔子,其無冠乎,崔子因是,又以其間伐晉也,曰晉必將報,欲弒公以說于晉,而不獲間,公鞭侍人賈舉,而又近之,乃為崔子間公,夏,五月,莒子為且于之役故,莒子朝于齊,甲戌,饗諸北郭,崔子稱疾不視事,乙亥,公問崔子,遂從姜氏,姜入于室,與崔子自側戶出,公拊楹而歌,侍人賈舉止眾從者,而入閉門,甲興,公登臺而請,弗許,請盟,弗許,請自刃於廟,勿許,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聽命,近於公宮,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公踰牆,又射之,中股,反隊,遂弒之,賈舉,州綽,邴師,公孫敖,封具,鐸父,襄伊,僂堙,皆死,祝佗父祭於高唐,至復命,不說弁而死於崔氏,申蒯侍漁者,退謂其宰曰,爾以帑免,我將死,其宰曰,免,是反子之義也,與之皆死,崔氏殺鬷蔑于平陰,晏子立於崔氏之門外……門啟而入,枕尸股而哭,興,三踊而出,人謂崔子必殺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盧蒲癸奔晉,王何奔莒,叔孫宣伯之在齊也,叔孫還納其女於靈公,嬖,生景公,丁丑,崔杼立而相之,慶封為左相,盟國人於大宮曰,所不與崔慶者,晏子仰天歎曰,嬰所不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與,有如上帝,乃歃,辛巳,公與大夫及莒子盟,大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大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閭丘嬰以帷縳其妻而載之,與申鮮虞乘而出,鮮虞推而下之曰,君昏不能匡,危不能救,死不能死,而知匿其暱,其誰納之,行及弇中,將舍,嬰曰,崔慶其追我。鮮虞曰:一與一,誰能懼我?遂舍,枕轡而寢,食馬而食,駕而行,出弇中,謂嬰曰,速驅之,崔慶之眾,不可當也,遂來奔,崔氏側莊公于北郭,丁亥,葬諸士孫之里,四翣,不蹕,下車七乘,不以兵甲。……晉侯使魏舒,宛沒,逆衛侯,將使衛與之夷儀,崔子止其帑,以求五鹿。(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前546年(崔杼此年去世,享年約73歲左右)
崔杼與亡妻本來有崔成及崔彊兩個兒子。崔杼取棠姜之後,與棠姜又生兒子崔明。棠姜來到崔家後,她與先夫棠公的兒子棠无咎也過來了。棠无咎與東郭偃一起擔任崔杼的左右手。
崔成身體有疾患,所以崔杼廢黜崔成繼承人的資格,改立崔明為繼承人。崔成請求將崔邑封給他作為終老之地,崔杼本來答應了,而東郭偃與棠無咎反對,認為崔邑是崔氏的宗邑,只能保留給宗主,不能分封。崔成與崔彊對此非常憤怒,向慶封訴苦。慶封卻用盧蒲嫳之策,假意相助崔成、崔彊,藉崔氏內部矛盾消滅崔氏。九月庚辰,崔成、崔彊在朝會時殺害東郭偃及棠无咎,驚怒的崔杼倉皇向盟友慶封求助,他不知道這場悲劇正是慶封在背後推波助瀾。崔杼還安慰自己:希望這場家庭悲劇到此為止。慶封假意允諾幫助,派盧蒲嫳率兵攻擊崔家,一開始崔家守下了盧蒲嫳的攻勢,之後盧蒲嫳增兵,崔家被攻破,崔成、崔彊被殺,棠姜也自殺了。盧蒲嫳歸報,載送崔杼回崔家,崔杼一看自己家破人亡,傷心之下也自殺了。
這時的崔家只剩下崔明一人,挖開了墳墓躲在裏面,而逃過一劫。次日,崔明出逃到了魯國。(後來中世紀的世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尊崔明為祖。)慶封掌握了齊國的國政。
次年(前545年),慶封也倒台出奔了,齊國開始追究崔杼慶封弒君之事,徵求崔杼的屍體,想要處以戮屍之刑。最初他們找不到崔杼的屍身,不久,有崔氏的臣下說:「崔氏有拱璧,若將拱璧賜與我,我就獻出崔杼的靈柩。」於是得到了崔杼的屍身。這年12月,齊人改葬莊公光,將崔杼置入原本用來盛裝莊公屍身的棺木中,戮屍於市,國人都說:「這就是崔子。」
齊崔杼生成,及彊,而寡。娶東郭姜,生明,東郭姜以孤入,曰,棠无咎,與東郭偃相崔氏,崔成有病而廢之,而立明,成請老于崔,崔子許之,偃與無咎弗予,曰崔宗邑也,必在宗主,成與彊怒,將殺之,告慶封曰,夫子之身,亦子所知也,唯?咎與偃是從,父兄莫得進矣,大恐害夫子,敢以告,慶封曰,子姑退,吾圖之,告盧蒲嫳,盧蒲嫳曰,彼君之讎也,天或者將棄彼矣,彼實家亂,子何病焉,崔之薄,慶之厚也,他日又告,慶封曰,苟利夫子,必去之,難吾助女,九月,庚辰,崔成崔彊殺東郭偃,棠无咎,於崔氏之朝,崔子怒而出,其眾皆逃,求人使駕,不得,使圉人駕,寺人御而出,且曰崔氏有福,止余猶可,遂見慶封,慶封曰,崔慶一也,是何敢然,請為子討之,使盧蒲嫳帥甲以攻崔氏,崔氏堞其宮而守之,弗克,使國人助之,遂滅崔氏,殺成與彊而盡俘其家,其妻縊,嫳復命於崔子,且御而歸之,至則無歸矣,乃縊,崔明夜辟諸大墓,辛巳,崔明來奔,慶封當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崔氏,姜姓,出齊丁公嫡子季子,讓國於叔乙,食采於崔,遂為崔氏。杜預云,濟南東朝陽縣西北有崔氏城是也。季子生穆伯。穆伯生沃。沃生野。八世孫夭,僖二十八年,晉侯,宋公,齊國歸父,崔夭次於城濮。夭生杼。宣十九年,齊惠公卒,崔杼有寵於惠公,高國畏其偪也,公卒而逐之,書曰崔氏出奔衞,非其罪也。成十七年,齊侯使崔杼為大夫。襄二十三年,崔杼弒莊公。崔杼生成及彊,後妻生明,嫡庶爭立,二十七年,慶封使盧蒲嫳殺成及彊,杼及其妻縊。崔明奔魯,生良,十五世孫意如,為秦大夫,封東萊侯,二子伯基,仲牟,伯基居清河東武城,仲牟居博陵安平,並為著姓。(通志二十略‧氏族略第三)
崔氏出自姜姓。齊丁公伋嫡子季子讓國叔乙,食采於崔,遂為崔氏。濟南東朝陽縣西北有崔氏城是也。季子生穆伯。穆伯生沃。沃生野。八世孫夭生杼,為齊正卿。生子成、子明、子彊,皆為慶封所殺。子明奔魯,生良。十五世孫意如,為秦大夫,封東萊侯。二子:業、仲牟。業字伯基,漢東萊侯,居清河東武城。....博陵安平崔氏:仲牟生融。(新唐書崔氏世系表)
左傳:崔氏之亂,喪群公子,......及慶氏亡,皆召之,......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弗受,......與北郭佐邑六十,受之,與子雅邑,辭多受少,與子尾邑,受而稍致之,公以為忠,故有寵,釋盧蒲嫳于北竟,求崔杼之尸,將戮之,不得,叔孫穆子曰,必得之,武王有亂臣十人,崔杼其有乎,不十人,不足以葬,既崔氏之臣曰,與我其拱璧,吾獻其柩,於是得之,十二月,乙亥,朔齊人選莊公殯于大寢,以其棺尸崔杼於市,國人猶知之,皆曰崔子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