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
連軫距阡陌,子母相拘帶。
五色曜朝日,嘉賓四面會。
膏火自煎熬,多財為患害。
布衣可終身,寵祿豈足賴。
這首詩阮籍歌詠漢初東陵侯召平而抒發自己的避世情懷。
召平在秦朝時是東陵侯,秦滅亡以後,他失去此一爵位,於是在長安城東方種瓜。由於他種的瓜很甜美,被稱為東陵瓜。史記紀載,有一次漢高祖出征在外,派遣使者冊封蕭何為相國,並增加食邑。召平勸諫蕭何不要接受封賞,否則會遭到高祖的猜疑,應該反過來以家財補貼高祖的軍隊的花費。蕭何接受了召平的建議,漢高祖很高興。
阮籍在這首詩裏歌詠召平的故事,前六句「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連軫距阡陌,子母相拘帶。五色曜朝日,嘉賓四面會。」描寫想像中東陵瓜生長美好的樣子,還吸引了大量的賓客前來。後四句則說理抒情。「膏火自煎熬,多財為患害」,這用了莊子「人間世」的話語:「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最後總結「布衣可終身,寵祿豈足賴」。得出這種結論,也是某種的「憂生之嗟」吧。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東大寺 - 2016‧夏‧印象
東大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物,面闊57.01公尺,進深50.48公尺,高48.74公尺。供奉盧舍那佛(或譯作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的化身之一),佛像高14.98公尺,青銅鑄造。最初是日本聖武天皇建造,曾經兩次被燒毀,現有的建築物是江戶時代重建。佛像在火災中也大多被燒熔,除了部分的台座及腿部以外,都是後來重新鑄造的。
我們來到東大寺之前,已先在網路上查過他的基本資料。到了現場,仍然是為之震撼,大約就是中正紀念堂主體建築物的大小,令人訝異的是這竟然是木造的。
我們是在逛完春日神社的隔天來到了東大寺。這兩者對比真的挺有意思,春日神社讓我感受到人對自然界的虔誠崇拜;東大寺則是讓我感受到人類意志的強大展現。
我們來到東大寺之前,已先在網路上查過他的基本資料。到了現場,仍然是為之震撼,大約就是中正紀念堂主體建築物的大小,令人訝異的是這竟然是木造的。
我們是在逛完春日神社的隔天來到了東大寺。這兩者對比真的挺有意思,春日神社讓我感受到人對自然界的虔誠崇拜;東大寺則是讓我感受到人類意志的強大展現。
從遠處看東大寺,他看似涼亭的外觀,可能會讓人誤解這座佛寺的大小。 一定要藉由渺小的參拜人群,才能對比出東大寺的龐大宏偉。 |
杜甫‧曲江二首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塚臥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杜甫的「曲江二首」,楊倫杜詩鏡銓將這兩首編在卷四至德至乾元年間的作品。(仇兆鼇杜詩詳註收錄於卷六。)這時杜甫官左拾遺。左拾遺官品不高,卻是皇帝身邊的近臣。杜甫這人大概是不太會做官的,擔任左拾遺僅不到二年,就被外放,不久還棄官而去。因此客觀來說,擔任左拾遺的這一小段時間,大概也是他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期,在往後的一些詩文,如秋興八首,似乎可以看出杜甫對這段任職於中央的時期的念念不忘。
或許也是因為這段時間杜甫過得比較愜意,這兩首曲江,略帶一種飄逸的狂氣,挺有意思,跟那個「一飯不忘君恩」杜甫的「詩聖」形象不太一樣,反而有他的朋友李太白高歌的味道。
第一首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這首詩一開頭就很有味道,美麗的花就是春天最顯著的符號,當花朵四散飛舞,代表春天即將過去,同時又是一個極為絢麗的美景。面對這種又悲又美的景色,杜甫選擇以酒配這股愁思,「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接著杜甫進一步描寫曲江的所見所聞。「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塚臥麒麟。」當時是安史之亂後不久,所以還可以看見許多殘破的景象,例如房屋因為沒有人,而成為野鳥的居巢;又有因為受到破壞,導致裝飾古陵寢的石麒麟傾倒了。看到這些因戰亂而帶來的無常,「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還是及時行樂吧!
第二首
這首開頭「朝回日日典春衣」,仇兆鼇杜詩詳註解釋這句是「貧也」,不過讀起來似乎不是這個意思。這兩首詩寫的是春末夏初的景色,當春天過了,應該也有換季的需求吧?「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或許可以解釋成是:因為氣候變熱了,春天還有些厚度的衣服漸漸也不需要了,那,就把這些衣服拿來換酒,每天喝得爛醉吧!考量前後文,似乎也可以作此解釋。於是他就真的喝得很超過,喝到「酒債尋常行處有」,還為自己的行為找了一個很漂亮的理由:「人生七十古來稀!」生命短暫,何不及時行樂呢?
接著杜甫開始描寫春夏之交的美景,「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面對這個美景,杜甫這個酒鬼(讀這首,這樣稱他應該不算過分吧?)大概也喝了有七分醉了,於是他醉醺醺地說:「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美好的風光啊!既然你我都是短暫即將逝去的存在,何妨我們彼此互相欣賞一番呢?
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塚臥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杜甫的「曲江二首」,楊倫杜詩鏡銓將這兩首編在卷四至德至乾元年間的作品。(仇兆鼇杜詩詳註收錄於卷六。)這時杜甫官左拾遺。左拾遺官品不高,卻是皇帝身邊的近臣。杜甫這人大概是不太會做官的,擔任左拾遺僅不到二年,就被外放,不久還棄官而去。因此客觀來說,擔任左拾遺的這一小段時間,大概也是他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期,在往後的一些詩文,如秋興八首,似乎可以看出杜甫對這段任職於中央的時期的念念不忘。
或許也是因為這段時間杜甫過得比較愜意,這兩首曲江,略帶一種飄逸的狂氣,挺有意思,跟那個「一飯不忘君恩」杜甫的「詩聖」形象不太一樣,反而有他的朋友李太白高歌的味道。
第一首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這首詩一開頭就很有味道,美麗的花就是春天最顯著的符號,當花朵四散飛舞,代表春天即將過去,同時又是一個極為絢麗的美景。面對這種又悲又美的景色,杜甫選擇以酒配這股愁思,「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接著杜甫進一步描寫曲江的所見所聞。「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塚臥麒麟。」當時是安史之亂後不久,所以還可以看見許多殘破的景象,例如房屋因為沒有人,而成為野鳥的居巢;又有因為受到破壞,導致裝飾古陵寢的石麒麟傾倒了。看到這些因戰亂而帶來的無常,「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還是及時行樂吧!
第二首
這首開頭「朝回日日典春衣」,仇兆鼇杜詩詳註解釋這句是「貧也」,不過讀起來似乎不是這個意思。這兩首詩寫的是春末夏初的景色,當春天過了,應該也有換季的需求吧?「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或許可以解釋成是:因為氣候變熱了,春天還有些厚度的衣服漸漸也不需要了,那,就把這些衣服拿來換酒,每天喝得爛醉吧!考量前後文,似乎也可以作此解釋。於是他就真的喝得很超過,喝到「酒債尋常行處有」,還為自己的行為找了一個很漂亮的理由:「人生七十古來稀!」生命短暫,何不及時行樂呢?
接著杜甫開始描寫春夏之交的美景,「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面對這個美景,杜甫這個酒鬼(讀這首,這樣稱他應該不算過分吧?)大概也喝了有七分醉了,於是他醉醺醺地說:「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美好的風光啊!既然你我都是短暫即將逝去的存在,何妨我們彼此互相欣賞一番呢?
阮籍‧詠懷(昔年十四五)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書詩。
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
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岡,萬代同一時。
千秋萬歲後,榮名安所之?
乃悮羨門子,噭噭今自蚩。
這首詩寫一個早年志於儒術,而後領略人生的無常虛幻,最後轉向了出世的思想。
這首詩或許有阮籍的自傳性質,「昔年十四五,志尚好書詩。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說的或許就是阮籍自己。晉書‧阮籍傳也記載:「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這說法可能源於此詩。
不過,「昔年十四五,志尚好書詩」這一句也許只是塑造一個勤勉的儒者形象,未必真的是寫自己。(阮籍也寫過「平生少年時,輕薄好絃歌」,也未必是指涉自己。)
「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岡,萬代同一時。」這幾句曾讓我感到震撼,這裏阮籍用十分具體的形象,表達出面對無限時光之際自我的渺小。長遠來看,「千秋萬歲後,榮名安所之?」終歸是同歸於毀滅罷了。「乃悮羨門子」這才覺悟到古代仙人羨門子為何不積極從事救世的工作,而去做一個出世的神仙。領悟到這層道理以後,「噭噭今自蚩」,只能對過去的自己報以苦笑了。
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
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岡,萬代同一時。
千秋萬歲後,榮名安所之?
乃悮羨門子,噭噭今自蚩。
這首詩寫一個早年志於儒術,而後領略人生的無常虛幻,最後轉向了出世的思想。
這首詩或許有阮籍的自傳性質,「昔年十四五,志尚好書詩。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說的或許就是阮籍自己。晉書‧阮籍傳也記載:「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這說法可能源於此詩。
不過,「昔年十四五,志尚好書詩」這一句也許只是塑造一個勤勉的儒者形象,未必真的是寫自己。(阮籍也寫過「平生少年時,輕薄好絃歌」,也未必是指涉自己。)
「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岡,萬代同一時。」這幾句曾讓我感到震撼,這裏阮籍用十分具體的形象,表達出面對無限時光之際自我的渺小。長遠來看,「千秋萬歲後,榮名安所之?」終歸是同歸於毀滅罷了。「乃悮羨門子」這才覺悟到古代仙人羨門子為何不積極從事救世的工作,而去做一個出世的神仙。領悟到這層道理以後,「噭噭今自蚩」,只能對過去的自己報以苦笑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