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我很喜歡曹操寫的這首詩。他的形象很特別,不但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姦雄」;還是一個文人的領袖,是建安文學的奠基者之一。同時有這兩個身分,也是曹操獨到的魅力:他各方面的形象都很鮮明,然而讓人困惑的是這些形象為何會集於他一人之身?──任何單一的評語都難以概括形容他,──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首詩。
「短歌行」大概是曹操的代表作。這首詩大概大概可以八句為一段來讀,而每段之中,前四句與後四句的情緒又隱然互相對比,前四句深沉、後四句昂揚。讀完,我覺得詩的背景應該是與曹操與他手下的群臣、文人宴會,寫作這首詩來助興:第一段先勸酒,至於二、三、四段大意相似,都是寫「跟你們在一起真愉快」之類(可能也有求賢才的意思)。內容似乎很平凡,然而拼湊在一起卻很有味道。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首先是感嘆人生的短暫,這是一見可悲的事,一切美好都猶如露水。然而曹操不會放任沉浸於悲傷之中:「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喝酒吧!
人生短促,是千古人共同的悲嘆。孔子就曾在河流上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比曹操稍早的古詩十九首,也有不少感嘆時光易逝的作品。曹操身處的時代是漢朝末年的亂世。戰亂之中,人命更是如草芥。也難怪曹操會有「譬如朝露」的感嘆,想到這裏,更顯得眼前的宴會難得,如此難得的宴會,能不盡興嗎?(這一段很容易讓我聯想到古詩十九首的「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這是「詩經鄭風」的句子。原詩是一首情詩,是女子想念情人的口吻:「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這裏用了詩經的詩意,保留了那種心中掛念的感覺,但把後兩句改寫為「但為君故,沈吟至今」,淡化了女子口吻以及男女之情,昇華成更普遍的感情。(從上下文脈絡來看,這首描寫的可能是友情、以及王者求賢人之渴望。)這種懸念,在下面四句得到緩解:「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是「詩經小雅鹿鳴之什」的首四句。毛詩序說「鹿鳴,燕羣臣佳賓也」,是描寫宴會的作品。鹿是一種很容易受到驚嚇的動物,因此,鹿能夠自在鳴叫、吃著野菜,是和平的象徵;至於「笙」則是一種聲音雍容的樂器。鹿的鳴叫以及賓客吹笙,正是一幅美好和平的景象。「青青子衿」等四句是內心的渴望騷動,而「呦呦鹿鳴」等四句則是心情平和。這兩者的對比,再加上毛詩序的意象,恰巧是「月明星稀」以下的八句求賢才的伏筆。這八句雖然不無「抄書」的嫌疑,但是抄得非常好,抄出了原作所沒有的意思。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如果獨自望月,很容易讓人感到孤寂,於是呆呆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寂寞情境,最可貴的就是友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在全詩的結尾,曹操流露出他的領袖霸氣,用象徵的手法寫把自己比喻為人才的歸宿。「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用向南飛的烏鵲鳥找不到可以棲息的樹木,比喻人才往南方去無所依靠。而誰才是人才真正的依靠呢?「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在這裏,曹操將自己比喻成周公了。這種比喻一般人大概不能亂用,但曹操不是一般人,這比喻倒是符合他的身分。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四句雖然是象徵意味濃厚,卻也可以看出曹操確實是個有才情的詩人。這幾句的寫法會讓我想到阮籍的詠懷詩,很有味道,用鍾嶸評阮籍的評語「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來當作曹操這四句的註腳,似乎也很適合。
在寫作這幾句的當時,曹操應該是真的看到了月亮(他已寫了「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月明星稀」這句則是曹操心思細膩的體現:月亮的光芒有時是很明亮的,當月亮大放光彩,其他的較暗的星星就看不到了,所以顯得星星比平時更稀少。(這也是「光害」的原理。)
然而「月明星稀」雖是自然現象,要觀察到這現象,沒有長時間專注地靜觀天空,怕是不易覺察的。在此情景之下,劃破寂靜的鵲鳥,也就格外顯著,以至於牽引了詩人的思緒:「他們要飛往哪裏呢?他們的目的地,有可供棲息的地方嗎?」這些問題都問得很癡,很天真,很能引發想像。
有的詩人會在提出有詩意的問題之後給予一些答覆,這些答覆常能反映個別詩人的性情。例如問了「明月幾時有」的蘇東坡,訴諸人類亙古的悲嘆「此事古難全」,在悲壯的宇宙浩瀚間放逐了小我的感傷,展現他曠達的襟懷。曹操問了「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他的答覆則不失為英雄氣概(或者說草莽豪情):「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我就是你們的歸宿!」這種話只有出自豪傑之口才能不鬧笑話,若是一般人說這種話,就只是自戀的妄想而已了。(一個有幾分類似的例子是:杜甫「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若非他的詩寫的實在驚心動魄,這句大概也只能被認為是「志大才疏」的笑話了。然而杜甫的文采太好,以致這幾句只讓人感受到他的志氣崇高,而不覺得他只是在自戀。)
或許就是因為這幾句寫的情景交融,又凸顯了曹操個人的豪情,所以在蘇東坡寫赤壁賦時,特別加以引用: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赤壁賦是東坡對人生易逝的感嘆,大概他也不能無感於曹操曾在這個議題上所做的努力、以及曹操文字裏殘留的數百年前曾經煥發異彩的旺盛生命力的餘溫吧?
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蘇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東坡這首詞的前闋,句句寫的是楊花,讀起來,句句也都像是在寫人,造成一種交錯融合的夢幻感。後半闋開頭,彷彿是前半的夢初醒一般,東坡開始從人的角度來看花了。先以人觀花,最後卻又四起了共鳴,似是一種從客觀的角度看楊花,卻從楊花映出自己情感的投射的鏡像。
這首詞一般被歸類到「詠物詞」的範疇。詞序已說明了,蘇東坡的朋友章質夫作了一首楊花詞,東坡就用相同的韻腳寫了這一首詞。
這首詞的開頭就寫得非常不凡,「似花還似非花」。這句非常有趣。楊花是柳絮的別名,雖然有「花」之名,柳絮一般是不被人們當作花朵來看待的。那,(如果我是柳絮),應該如何自處呢?──開頭的這一句,就把聽者拉到一個曖昧不明的狀態之中。而感情在曖昧的階段,是最讓人心移神馳、悸動不已,同時也是最讓人患得患失、苦惱不堪,不曉得該怎麼辦。詞是一種很特殊的文體,一般由女性歌者演唱,因而內容常常也涉及男女之情。東坡很少直接寫男女之情,但「似花還似非花」,一句卻是寫出了男女之情最精華的一段意象。因此,這是一首聽眾會很有「感覺」的詞。
而如果是讀書較多的聽眾,聽到歌者演唱「似花還似非花」,可能還會聯想到白居易的詞:「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白居易的詩文常常是很好懂得,怕人看不懂,常常還有序或者註解,可偏偏這一首他不明說,只留下一種非常夢幻的感覺。所以東坡這句寫得真有趣:通常寫文章用典故,知道典故內容以後可能就能了解文章意指為何;東坡這句看似用了「花非花」的典故,知道典故內容,反而似乎更加朦朧了。──而朦朧感似乎正是這首詩最迷人的地方。
花,是人們疼惜的對象;但柳絮不是花,就只能「也無人惜從教墜」了。以前習俗,如果有人要遠行,親朋好友常會折柳枝相贈,因此柳樹也常常讓人想到離別。蘇東坡很巧妙地用了這一個離別的意象,於是寫道「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落下的柳絮彷彿就是游子,離開了他溫暖的家;可偏偏又是落在柳樹旁的地上,停住了,是不是代表他不像是表面上那般無情地離去,其實還有著很深的牽掛、還藕斷絲連呢?
接下來蘇東坡用形象愈用愈妙,他寫道「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把柳絮比作眼睛,然而不是炯炯有神的眼睛、也不是水汪汪的眼睛,是「困酣嬌眼」,是迷濛的女孩子倦得睜不開的眼睛。女生微閉的眼睛是很美的,也是常常讓男生看得呆了的景象之一。純情的傻男生看到喜愛的女生在自己身旁瞇著眼睛睡著,可能會情不自禁呆呆的數著微閉的眼睛上美麗的睫毛吧?細看柳絮上細細的柳綿,像不像是「欲開還閉」的「困酣嬌眼」呢?只是這首詞裏,這雙快要睡著的眼睛大概不會是泛著微笑,而是秀眉微蹙的。因為柳本身代表了離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縈損柔腸」,是很難過的經歷。
睡眠是無拘束的的超現實世界。有些平時被壓抑下的渴望,在夢想世界都可能得到滿足。這位沉沉睡著的、眉頭微蹙的女子,她最渴望的是甚麼呢?睡夢中,她念茲在茲的是她的情郎,於是「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然而好夢總是多波折,「又還被、鶯呼起」。這裏蘇東坡很可能用了金昌緒的春怨的意象:「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的非常妙。像是睡眼迷濛的柳絮,離開了枝頭,被風一吹,像是雪片般飛舞,這也是很迷幻的景象,跟「夢境」的意象也是很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最後的「鶯呼起」,剛好作為上闋夢幻的結尾。不止是女孩子夢醒,同時也是上闋的夢幻氣氛的結束。夢,醒了。
醒來以後的第一句話說道:「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語調一轉,這已經是第一人稱的陳述了。上闋把柳絮寫的如夢似幻,下闋一開頭卻似是先前的全盤否定,「不恨此花飛盡」,我根本不在乎,在乎的是西園的花兒凋謝不可挽回。然而真的不在乎、真的對柳絮不屑一顧嗎?「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如果不是心裏掛念著柳絮,怎麼會在夜雨後的清晨就迫不及待去找尋柳絮的蹤跡呢、又怎麼會看到「一池萍碎」呢?(這種口是心非的微妙情緒,也是男女之情中常有的。)柳絮雖然不是花,畢竟也是春天開放的。柳絮落盡,也正是時節飛逝的形象化,春天就像柳絮一樣,「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就此去了,令人傷心,讓人不捨。就再看這些落在水中的,宛如浮萍的柳絮一眼吧!結果,「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最後一句非常有意思,大概最細緻的心靈才能這麼生動的感受萬物,大概也只有最好的詩人能把這種細緻寫成文章。可以想像,東坡寫這句的時候,也許眼睛裏也是含著淚光的。在整首詞的最後,詩人與楊花再次神會交融,但這次不是夢幻,似乎昇華到了精神上的更高一層的互相理解。
(有時,這句會讓我想到席慕蓉寫的「一棵開花的樹」最後的幾句:「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東坡這首詞的前闋,句句寫的是楊花,讀起來,句句也都像是在寫人,造成一種交錯融合的夢幻感。後半闋開頭,彷彿是前半的夢初醒一般,東坡開始從人的角度來看花了。先以人觀花,最後卻又四起了共鳴,似是一種從客觀的角度看楊花,卻從楊花映出自己情感的投射的鏡像。
這首詞一般被歸類到「詠物詞」的範疇。詞序已說明了,蘇東坡的朋友章質夫作了一首楊花詞,東坡就用相同的韻腳寫了這一首詞。
這首詞的開頭就寫得非常不凡,「似花還似非花」。這句非常有趣。楊花是柳絮的別名,雖然有「花」之名,柳絮一般是不被人們當作花朵來看待的。那,(如果我是柳絮),應該如何自處呢?──開頭的這一句,就把聽者拉到一個曖昧不明的狀態之中。而感情在曖昧的階段,是最讓人心移神馳、悸動不已,同時也是最讓人患得患失、苦惱不堪,不曉得該怎麼辦。詞是一種很特殊的文體,一般由女性歌者演唱,因而內容常常也涉及男女之情。東坡很少直接寫男女之情,但「似花還似非花」,一句卻是寫出了男女之情最精華的一段意象。因此,這是一首聽眾會很有「感覺」的詞。
而如果是讀書較多的聽眾,聽到歌者演唱「似花還似非花」,可能還會聯想到白居易的詞:「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白居易的詩文常常是很好懂得,怕人看不懂,常常還有序或者註解,可偏偏這一首他不明說,只留下一種非常夢幻的感覺。所以東坡這句寫得真有趣:通常寫文章用典故,知道典故內容以後可能就能了解文章意指為何;東坡這句看似用了「花非花」的典故,知道典故內容,反而似乎更加朦朧了。──而朦朧感似乎正是這首詩最迷人的地方。
花,是人們疼惜的對象;但柳絮不是花,就只能「也無人惜從教墜」了。以前習俗,如果有人要遠行,親朋好友常會折柳枝相贈,因此柳樹也常常讓人想到離別。蘇東坡很巧妙地用了這一個離別的意象,於是寫道「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落下的柳絮彷彿就是游子,離開了他溫暖的家;可偏偏又是落在柳樹旁的地上,停住了,是不是代表他不像是表面上那般無情地離去,其實還有著很深的牽掛、還藕斷絲連呢?
接下來蘇東坡用形象愈用愈妙,他寫道「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把柳絮比作眼睛,然而不是炯炯有神的眼睛、也不是水汪汪的眼睛,是「困酣嬌眼」,是迷濛的女孩子倦得睜不開的眼睛。女生微閉的眼睛是很美的,也是常常讓男生看得呆了的景象之一。純情的傻男生看到喜愛的女生在自己身旁瞇著眼睛睡著,可能會情不自禁呆呆的數著微閉的眼睛上美麗的睫毛吧?細看柳絮上細細的柳綿,像不像是「欲開還閉」的「困酣嬌眼」呢?只是這首詞裏,這雙快要睡著的眼睛大概不會是泛著微笑,而是秀眉微蹙的。因為柳本身代表了離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縈損柔腸」,是很難過的經歷。
睡眠是無拘束的的超現實世界。有些平時被壓抑下的渴望,在夢想世界都可能得到滿足。這位沉沉睡著的、眉頭微蹙的女子,她最渴望的是甚麼呢?睡夢中,她念茲在茲的是她的情郎,於是「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然而好夢總是多波折,「又還被、鶯呼起」。這裏蘇東坡很可能用了金昌緒的春怨的意象:「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的非常妙。像是睡眼迷濛的柳絮,離開了枝頭,被風一吹,像是雪片般飛舞,這也是很迷幻的景象,跟「夢境」的意象也是很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最後的「鶯呼起」,剛好作為上闋夢幻的結尾。不止是女孩子夢醒,同時也是上闋的夢幻氣氛的結束。夢,醒了。
醒來以後的第一句話說道:「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語調一轉,這已經是第一人稱的陳述了。上闋把柳絮寫的如夢似幻,下闋一開頭卻似是先前的全盤否定,「不恨此花飛盡」,我根本不在乎,在乎的是西園的花兒凋謝不可挽回。然而真的不在乎、真的對柳絮不屑一顧嗎?「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如果不是心裏掛念著柳絮,怎麼會在夜雨後的清晨就迫不及待去找尋柳絮的蹤跡呢、又怎麼會看到「一池萍碎」呢?(這種口是心非的微妙情緒,也是男女之情中常有的。)柳絮雖然不是花,畢竟也是春天開放的。柳絮落盡,也正是時節飛逝的形象化,春天就像柳絮一樣,「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就此去了,令人傷心,讓人不捨。就再看這些落在水中的,宛如浮萍的柳絮一眼吧!結果,「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最後一句非常有意思,大概最細緻的心靈才能這麼生動的感受萬物,大概也只有最好的詩人能把這種細緻寫成文章。可以想像,東坡寫這句的時候,也許眼睛裏也是含著淚光的。在整首詞的最後,詩人與楊花再次神會交融,但這次不是夢幻,似乎昇華到了精神上的更高一層的互相理解。
(有時,這句會讓我想到席慕蓉寫的「一棵開花的樹」最後的幾句:「當你走近,請你細聽,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晏殊‧浣溪紗(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首詞寫出晏殊對於年光流逝的細膩感受。這首詞上半闕「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帶出這個詩詞裏常探討的問題,而下半闕則是一個很妙的回應:
晏殊先寫道「無可奈何花落去」:落花,承緒了上半闕,是時光不斷變動、匆匆不可留的無可奈何的象徵;接著筆鋒一轉,「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些鳥兒年復一年的歸來,這,像不像是一個變動中恆久不變的規律呢?變與不變,是哲學裡永恆的話題,在文學作品不時也有很精采的論述,例如蘇東坡的赤壁賦「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正是一例。然而晏殊並沒有在此多作理性的思辨,在鋪寫了變(無可奈何花落去)與不變(似曾相識燕歸來)之後,「小園香徑獨徘徊」,留下一個很有滋味、彷彿能繞樑三日的結尾。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首詞寫出晏殊對於年光流逝的細膩感受。這首詞上半闕「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帶出這個詩詞裏常探討的問題,而下半闕則是一個很妙的回應:
晏殊先寫道「無可奈何花落去」:落花,承緒了上半闕,是時光不斷變動、匆匆不可留的無可奈何的象徵;接著筆鋒一轉,「似曾相識燕歸來」:這些鳥兒年復一年的歸來,這,像不像是一個變動中恆久不變的規律呢?變與不變,是哲學裡永恆的話題,在文學作品不時也有很精采的論述,例如蘇東坡的赤壁賦「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正是一例。然而晏殊並沒有在此多作理性的思辨,在鋪寫了變(無可奈何花落去)與不變(似曾相識燕歸來)之後,「小園香徑獨徘徊」,留下一個很有滋味、彷彿能繞樑三日的結尾。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阮籍‧詠懷(獨坐空堂上)
獨坐空堂上,誰可與歡者?
出門臨永路,不見行車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曠野。
孤鳥西北飛,離獸東南下。
日暮思親友,晤言用自寫。
我覺得這首的感覺跟第一首「夜中不能寐」很像,都是一個寂寥無人可訴說的心情。鄭騫教授有一篇「詩人的寂寞」的文章,舉這首詩當例子,我覺得鄭先生說的很有道理:
......晉書本傳說他: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迹所窮,輒慟哭而返。嘗登臨廣武觀楚漢戰處,歎曰,時無英雄,使豎仔成名。這段記載正好與此詩參看。舉目不見親朋,出門唯有曠野,只好迴駕痛哭,臨風長歎了。......他想做一番事業又怕事,想避世而又因為家世門第的關係逃避不開。政局的險惡,社會的混亂,使這位脾氣大膽量小的先生汲汲皇皇,不可終日,好像一天也活不下去;而他還偏要活下去。既傷世難之紛紛,復悲人生之短促,於是彆悶得他行事則奇特顛狂,作詩則悲涼掩抑。他的詠懷詩明說寂寞的雖不多,卻是全部八十二首都籠罩著一層極度寂寞近於苦悶的空氣。從這一點去看阮籍的詩,總比舊日一般注阮說阮的人能得到比較正確深刻的觀念。阮籍作詩固然是以當時的政治社會情形為出發點,但他的詩乃是從這一點出發以後,再加上性情抱負,學問思想,鎔冶擴充的東西。所表現的是他個人的人生觀與人類共同具有的苦悶感。任何詩人做詩的過程也是如此,不能總粘在一件事情上那樣簡單狹隘。一般注家,把阮籍詩幾乎每一首都牽扯到當時的政治上去,好像阮籍一生只知道魏晉之間,只認的姓曹的同姓司馬的,真成了「蝨處褌中」了。
出門臨永路,不見行車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曠野。
孤鳥西北飛,離獸東南下。
日暮思親友,晤言用自寫。
我覺得這首的感覺跟第一首「夜中不能寐」很像,都是一個寂寥無人可訴說的心情。鄭騫教授有一篇「詩人的寂寞」的文章,舉這首詩當例子,我覺得鄭先生說的很有道理:
......晉書本傳說他: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迹所窮,輒慟哭而返。嘗登臨廣武觀楚漢戰處,歎曰,時無英雄,使豎仔成名。這段記載正好與此詩參看。舉目不見親朋,出門唯有曠野,只好迴駕痛哭,臨風長歎了。......他想做一番事業又怕事,想避世而又因為家世門第的關係逃避不開。政局的險惡,社會的混亂,使這位脾氣大膽量小的先生汲汲皇皇,不可終日,好像一天也活不下去;而他還偏要活下去。既傷世難之紛紛,復悲人生之短促,於是彆悶得他行事則奇特顛狂,作詩則悲涼掩抑。他的詠懷詩明說寂寞的雖不多,卻是全部八十二首都籠罩著一層極度寂寞近於苦悶的空氣。從這一點去看阮籍的詩,總比舊日一般注阮說阮的人能得到比較正確深刻的觀念。阮籍作詩固然是以當時的政治社會情形為出發點,但他的詩乃是從這一點出發以後,再加上性情抱負,學問思想,鎔冶擴充的東西。所表現的是他個人的人生觀與人類共同具有的苦悶感。任何詩人做詩的過程也是如此,不能總粘在一件事情上那樣簡單狹隘。一般注家,把阮籍詩幾乎每一首都牽扯到當時的政治上去,好像阮籍一生只知道魏晉之間,只認的姓曹的同姓司馬的,真成了「蝨處褌中」了。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朱子語類論詩(摘錄)
最近讀詩經時,讀到朱子語類(卷80)裏面記載的許多朱熹的意見,覺得很有意思,故摘錄作參考。
論詩序:
大率古人作詩,與今人作詩一般,其間亦自有感物道情,吟詠情性,幾時盡是譏刺他人?只緣序者立例,篇篇要作美刺說,將詩人意思盡穿鑿壞了!
問:「詩傳盡撤去小序,何也?」曰:「小序如碩人定之方中等,見於左傳者,自可無疑。若其他刺詩無所據,多是世儒將他諡號不美者,挨就立名爾。今只考一篇見是如此,故其他皆不敢信。且如蘇公刺暴公,固是姓暴者多;萬一不見得是暴公,則『惟暴之云』者,只作一箇狂暴底人說,亦可。又如將仲子,如何便見得是祭仲?某由此見得小序大故是後世陋儒所作。但既是千百年已往之詩,今只見得大意便了,又何必要指實得其人姓名?於看詩有何益也!」
器之問詩協韻之義。曰:「只要音韻相協,好吟哦諷誦,易見道理,亦無甚要緊。今且要將七分工夫理會義理,三二分工夫理會這般去處。若只管留心此處,而於詩之義卻見不得,亦何益也!」
論讀詩:
讀詩,且只將做今人做底詩看。或每日令人誦讀,卻從旁聽之。其話有未通者,略檢注解看,卻時時誦其本文,便見其語脈所在。
問:「以詩觀之,雖千百載之遠,人之情偽只此而已,更無兩般。」曰:「以某看來,須是別換過天地,方別換一樣人情。釋氏之說固不足據,然其書說盡百千萬劫,其事情亦只如此而已,況天地無終窮,人情安得有異!」
讀詩便長人一格。如今人讀詩,何緣會長一格?詩之興,最不緊要。然興起人意處,正在興。會得詩人之興,便有一格長。
論解詩:
詩,如今恁地注解了,自是分曉,易理會。但須是沉潛諷誦,玩味義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若是草草看過一部詩,只兩三日可了。但不得滋味,也記不得,全不濟事。古人說「詩可以興」,須是讀了有興起處,方是讀詩。若不能興起,便不是讀詩。
讀詩之法,只是熟讀涵味,自然和氣從胸中流出,其妙處不可得而言。不待安排措置,務自立說,只恁平讀著,意思自足。
大凡讀書,先曉得文義了,只是常常熟讀。如看詩,不須得著意去裏面訓解,但只平平地涵泳自好。
文蔚泛看諸家詩說。先生曰:「某有集傳。」後只看集傳,先生又曰:「曾參看諸家否?」曰:「不曾。」曰:「卻不可。」
問:「今人自做一詩,其所寓之意,亦只自曉得,前輩詩如何可盡解?」曰:「何況三百篇,後人不肯道不會,須要字字句句解得麼!」
「淫詩」:
向來看詩中鄭詩邶鄘衛詩,便是鄭衛之音,其詩大段邪淫。伯恭直以謂詩皆賢人所作,皆可歌之宗廟,用之賓客,此甚不然!如國風中亦多有邪淫者。
看詩,且看他大意。如衛諸詩,其中有說時事者,固當細考。如鄭之淫亂底詩,若苦搜求他,有甚意思?一日看五六篇可也。
李茂欽問:「先生曾與東萊辨論淫奔之詩。東萊謂詩人所作,先生謂淫奔者之言,至今未曉其說。」曰:「若是詩人所作譏刺淫奔,則婺州人如有淫奔,東萊何不作一詩刺之?」茂欽又引他事問難。先生曰:「未須別說,只為我答此一句來。」茂欽辭窮。先生曰:「若人家有隱僻事,便作詩訐其短譏刺,此乃今之輕薄子,好作謔詞嘲鄉里之類,為一鄉所疾害者。詩人溫醇,必不如此。如詩中所言有善有惡,聖人兩存之,善可勸,惡可戒。」
朱熹這個人曾說過一些讓人不太認同的話,像是「故臣伏願陛下深詔中外司政典獄之官,凡有獄訟,必先論其尊卑上下長幼親疏之分,而後聽其曲直之辭。凡以下犯上,以卑淩尊者,雖直不右;其不直者,罪加凡人之坐。」(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4‧戊申延和奏劄)。「昔伊川先生嘗論此事,以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自世俗觀之,誠爲迂闊。然自知經識理之君子觀之,當有以知其不可易也。」(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26‧與陳師中書)。從這些話,感覺他是個不近人情的人。
然而讀到朱熹整理過的許多古代典籍,例如「詩經集傳」,對比「毛詩注疏」裏龐雜的附會,朱熹著作的清晰明瞭、直指作品本身,讓許多詩真正描寫的感情重新被發掘,就顯得極為可貴了。
只是讀到朱熹關於「淫詩」的討論,就覺得那個不近人情的老學究又回來了。朱熹的厲害之處,在於他發現很多詩歌的本質是「情歌」,然而他卻將許多詩歌貼上「淫」的標籤,令人感覺很不舒服。或許從朱熹的哲學觀點來看,可以理解主張「存天理去人欲」的他為什麼不喜歡這類的詩。然而他甚至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也認為「此亦淫奔之詩」,在我看來實在是有些太過份了,有些難以認同。
撇開關於「淫詩」的論述, 朱熹對於詩經的許多論點,我倒是很贊成。特別是他對「詩序」的批評,讓我看得很痛快,很能感受到朱熹的魄力,也讓我感受到他能享大名確非無由。我覺得他得很多意見,不只適用於詩序,也常可以用在其他得文學批評上。例如近來我在讀阮籍的詠懷詩,因為詩義晦澀,常常需要藉助於註解,偏偏許多註解(如注文選的五臣、或寫作詩比興箋的陳沆)讀起來就像是毛詩序一般,似乎想要將阮籍詠懷詩「篇篇要作美刺說」來解讀,讓人看得不勝厭煩。這時看到朱熹的批評「但既是千百年已往之詩,今只見得大意便了,又何必要指實得其人姓名?於看詩有何益也?」豈止是一句暢快可以形容的!所以將這些論詩文字摘錄於此,以作參考。
論詩序:
大率古人作詩,與今人作詩一般,其間亦自有感物道情,吟詠情性,幾時盡是譏刺他人?只緣序者立例,篇篇要作美刺說,將詩人意思盡穿鑿壞了!
問:「詩傳盡撤去小序,何也?」曰:「小序如碩人定之方中等,見於左傳者,自可無疑。若其他刺詩無所據,多是世儒將他諡號不美者,挨就立名爾。今只考一篇見是如此,故其他皆不敢信。且如蘇公刺暴公,固是姓暴者多;萬一不見得是暴公,則『惟暴之云』者,只作一箇狂暴底人說,亦可。又如將仲子,如何便見得是祭仲?某由此見得小序大故是後世陋儒所作。但既是千百年已往之詩,今只見得大意便了,又何必要指實得其人姓名?於看詩有何益也!」
器之問詩協韻之義。曰:「只要音韻相協,好吟哦諷誦,易見道理,亦無甚要緊。今且要將七分工夫理會義理,三二分工夫理會這般去處。若只管留心此處,而於詩之義卻見不得,亦何益也!」
論讀詩:
讀詩,且只將做今人做底詩看。或每日令人誦讀,卻從旁聽之。其話有未通者,略檢注解看,卻時時誦其本文,便見其語脈所在。
問:「以詩觀之,雖千百載之遠,人之情偽只此而已,更無兩般。」曰:「以某看來,須是別換過天地,方別換一樣人情。釋氏之說固不足據,然其書說盡百千萬劫,其事情亦只如此而已,況天地無終窮,人情安得有異!」
讀詩便長人一格。如今人讀詩,何緣會長一格?詩之興,最不緊要。然興起人意處,正在興。會得詩人之興,便有一格長。
論解詩:
詩,如今恁地注解了,自是分曉,易理會。但須是沉潛諷誦,玩味義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若是草草看過一部詩,只兩三日可了。但不得滋味,也記不得,全不濟事。古人說「詩可以興」,須是讀了有興起處,方是讀詩。若不能興起,便不是讀詩。
讀詩之法,只是熟讀涵味,自然和氣從胸中流出,其妙處不可得而言。不待安排措置,務自立說,只恁平讀著,意思自足。
大凡讀書,先曉得文義了,只是常常熟讀。如看詩,不須得著意去裏面訓解,但只平平地涵泳自好。
文蔚泛看諸家詩說。先生曰:「某有集傳。」後只看集傳,先生又曰:「曾參看諸家否?」曰:「不曾。」曰:「卻不可。」
問:「今人自做一詩,其所寓之意,亦只自曉得,前輩詩如何可盡解?」曰:「何況三百篇,後人不肯道不會,須要字字句句解得麼!」
「淫詩」:
向來看詩中鄭詩邶鄘衛詩,便是鄭衛之音,其詩大段邪淫。伯恭直以謂詩皆賢人所作,皆可歌之宗廟,用之賓客,此甚不然!如國風中亦多有邪淫者。
看詩,且看他大意。如衛諸詩,其中有說時事者,固當細考。如鄭之淫亂底詩,若苦搜求他,有甚意思?一日看五六篇可也。
李茂欽問:「先生曾與東萊辨論淫奔之詩。東萊謂詩人所作,先生謂淫奔者之言,至今未曉其說。」曰:「若是詩人所作譏刺淫奔,則婺州人如有淫奔,東萊何不作一詩刺之?」茂欽又引他事問難。先生曰:「未須別說,只為我答此一句來。」茂欽辭窮。先生曰:「若人家有隱僻事,便作詩訐其短譏刺,此乃今之輕薄子,好作謔詞嘲鄉里之類,為一鄉所疾害者。詩人溫醇,必不如此。如詩中所言有善有惡,聖人兩存之,善可勸,惡可戒。」
朱熹這個人曾說過一些讓人不太認同的話,像是「故臣伏願陛下深詔中外司政典獄之官,凡有獄訟,必先論其尊卑上下長幼親疏之分,而後聽其曲直之辭。凡以下犯上,以卑淩尊者,雖直不右;其不直者,罪加凡人之坐。」(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4‧戊申延和奏劄)。「昔伊川先生嘗論此事,以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自世俗觀之,誠爲迂闊。然自知經識理之君子觀之,當有以知其不可易也。」(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26‧與陳師中書)。從這些話,感覺他是個不近人情的人。
然而讀到朱熹整理過的許多古代典籍,例如「詩經集傳」,對比「毛詩注疏」裏龐雜的附會,朱熹著作的清晰明瞭、直指作品本身,讓許多詩真正描寫的感情重新被發掘,就顯得極為可貴了。
只是讀到朱熹關於「淫詩」的討論,就覺得那個不近人情的老學究又回來了。朱熹的厲害之處,在於他發現很多詩歌的本質是「情歌」,然而他卻將許多詩歌貼上「淫」的標籤,令人感覺很不舒服。或許從朱熹的哲學觀點來看,可以理解主張「存天理去人欲」的他為什麼不喜歡這類的詩。然而他甚至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也認為「此亦淫奔之詩」,在我看來實在是有些太過份了,有些難以認同。
撇開關於「淫詩」的論述, 朱熹對於詩經的許多論點,我倒是很贊成。特別是他對「詩序」的批評,讓我看得很痛快,很能感受到朱熹的魄力,也讓我感受到他能享大名確非無由。我覺得他得很多意見,不只適用於詩序,也常可以用在其他得文學批評上。例如近來我在讀阮籍的詠懷詩,因為詩義晦澀,常常需要藉助於註解,偏偏許多註解(如注文選的五臣、或寫作詩比興箋的陳沆)讀起來就像是毛詩序一般,似乎想要將阮籍詠懷詩「篇篇要作美刺說」來解讀,讓人看得不勝厭煩。這時看到朱熹的批評「但既是千百年已往之詩,今只見得大意便了,又何必要指實得其人姓名?於看詩有何益也?」豈止是一句暢快可以形容的!所以將這些論詩文字摘錄於此,以作參考。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阮籍‧詠懷(昔日繁華子)
昔日繁華子,安陵與龍陽。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輝光。
悅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流盻發姿媚,言笑吐芬芳。
攜手等歡愛,宿昔同衣裳。
願為雙飛鳥,比翼共翱翔。
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乍看下,這首詩似乎僅是鋪排「安陵與龍陽」兩位公子的美好,他們兩位在姿態、容貌、言談以及人際關係上,都臻於完美,──這首似乎與其他許多的詠懷詩不同,沒有明寫道「憂思」,也沒有明顯的不好的意象。
然而「安陵與龍陽」這一句所用的典故,卻像是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安陵是楚共王的寵臣安陵纏,他的事蹟紀載在「說苑‧權謀」:
安陵纏以顏色美壯,得幸於楚共王。江乙往見安陵纏,曰:「子之先人豈有矢石之功於王乎?」曰:「無有。」江乙曰:「子之身豈亦有乎?」曰:「無有。」江乙曰:「子之貴何以至於此乎?」曰:「僕不知所以。」江乙曰:「吾聞之,以財事人者,財盡而交疏;以色事人者,華落而愛衰。今子之華,有時而落,子何以長幸無解於王乎?」安陵纏曰:「臣年少愚陋,願委智於先生。」江乙曰:「獨從為殉可耳。」安陵纏曰:「敬聞命矣!」江乙去。居朞年,逢安陵纏,謂曰:「前日所諭子者,通於王乎?」曰:「未可也。」居朞年。江乙復見安陵纏曰:「子豈諭王乎?」安陵纏曰:「臣未得王之間也。」江乙曰:「子出與王同車,入與王同坐。居三年,言未得王之間,子以吾之說未可耳。」不悅而去。其年,共王獵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雲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從南方來,正觸王左驂,王舉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發,兕死車下。王大喜,拊手而笑,顧謂安陵纏曰:「吾萬歲之後,子將誰與斯樂乎?」安陵纏乃逡巡而卻,泣下沾衿,抱王曰:「萬歲之後,臣將從為殉,安知樂此者誰?」於是共王乃封安陵纏於車下三百戶。故曰江乙善謀,安陵纏知時。
龍陽是魏王的寵臣,事蹟見於「戰國策‧魏策」:
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餘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王曰:「然則何為涕出?」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魚也。今以臣凶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魏王曰:「誤!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於是布令於四境之內曰:「有敢言美人者族。」
原來這兩位都是美男子,而以他們的美貌而受到國君的寵愛。然而他們倆位也都知道美貌的不可依恃。「說苑」所記載的「以財事人者,財盡而交疏,以色事人者,華落而愛衰」,是發聾振聵的警語,也是安陵與龍陽兩人最不堪的悲哀。雖然故事裏,聰明的兩人都各自演了一場好戲,似乎是大大讓他們在君王心目中加分了;但這場戲應該是很心酸的。
令我好奇的是:在詩裏鋪寫了安陵與龍陽兩位的故事,可是阮籍怎麼看待這兩位呢?是欣賞、是可憐、還是鄙夷?我猜測,或許阮籍三種情緒都有。阮籍不是一個「以色事人」的人,可是他一生中,都像是走鋼索,保持著與各個統治者若即若離的微妙關係,因此他應當是能夠對安陵與龍陽兩位的千方百計爭寵有三分共感。(爭寵是要拿捏與君主的微妙進退分寸,如欲擒故縱等等,似乎也像是走鋼索,戰戰兢兢。)至於可憐、鄙夷,我相信阮籍可能也有這樣的情緒,因為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不堪而可鄙可憐。同時我覺得阮籍可能也是這樣看待自己的:雖然他看起來是個很猖狂的人,可是他終身謹慎,從來都不批評人物。以今天的術語來講,他是自己用枷鎖禁錮了自己的言論自由。他的智慧讓他知道這樣做可以保全自己,但我相信他的智慧也會讓他看到自己的不堪!──他是個聰明人,而他的煩惱就是因為他太聰明了,他一眼就可以看到別人最不堪的一面,也看的到自己的最不堪的一面。俗話說「不知道就沒在怕了」,偏偏感知纖細的阮籍知道的似乎太多了,所以他只能終生以酒精麻痺自己,似乎只有沉醉,才能讓他沉睡,從而得到片刻的解脫。
上面是我的看法,不過傳統的看法似乎不是這樣的。傳統看法可能可以從註解文選的呂延濟見得一斑:「誓約如丹青分明,雖千載不相忘也。言安陵龍陽以色事楚魏之主,尚猶盡心如此,而晉文王蒙厚恩于魏,不能竭其股肱而將行篡奪,籍恨之甚,故以刺也。」大致上總是可以找到跟司馬家有關的歷史來比附。而每次看到這樣的解釋我都不免懷疑其真確性。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輝光。
悅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流盻發姿媚,言笑吐芬芳。
攜手等歡愛,宿昔同衣裳。
願為雙飛鳥,比翼共翱翔。
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乍看下,這首詩似乎僅是鋪排「安陵與龍陽」兩位公子的美好,他們兩位在姿態、容貌、言談以及人際關係上,都臻於完美,──這首似乎與其他許多的詠懷詩不同,沒有明寫道「憂思」,也沒有明顯的不好的意象。
然而「安陵與龍陽」這一句所用的典故,卻像是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安陵是楚共王的寵臣安陵纏,他的事蹟紀載在「說苑‧權謀」:
安陵纏以顏色美壯,得幸於楚共王。江乙往見安陵纏,曰:「子之先人豈有矢石之功於王乎?」曰:「無有。」江乙曰:「子之身豈亦有乎?」曰:「無有。」江乙曰:「子之貴何以至於此乎?」曰:「僕不知所以。」江乙曰:「吾聞之,以財事人者,財盡而交疏;以色事人者,華落而愛衰。今子之華,有時而落,子何以長幸無解於王乎?」安陵纏曰:「臣年少愚陋,願委智於先生。」江乙曰:「獨從為殉可耳。」安陵纏曰:「敬聞命矣!」江乙去。居朞年,逢安陵纏,謂曰:「前日所諭子者,通於王乎?」曰:「未可也。」居朞年。江乙復見安陵纏曰:「子豈諭王乎?」安陵纏曰:「臣未得王之間也。」江乙曰:「子出與王同車,入與王同坐。居三年,言未得王之間,子以吾之說未可耳。」不悅而去。其年,共王獵江渚之野,野火之起若雲蜺,虎狼之嗥若雷霆。有狂兕從南方來,正觸王左驂,王舉旌旄,而使善射者射之,一發,兕死車下。王大喜,拊手而笑,顧謂安陵纏曰:「吾萬歲之後,子將誰與斯樂乎?」安陵纏乃逡巡而卻,泣下沾衿,抱王曰:「萬歲之後,臣將從為殉,安知樂此者誰?」於是共王乃封安陵纏於車下三百戶。故曰江乙善謀,安陵纏知時。
龍陽是魏王的寵臣,事蹟見於「戰國策‧魏策」:
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餘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王曰:「然則何為涕出?」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魚也。今以臣凶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魏王曰:「誤!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於是布令於四境之內曰:「有敢言美人者族。」
原來這兩位都是美男子,而以他們的美貌而受到國君的寵愛。然而他們倆位也都知道美貌的不可依恃。「說苑」所記載的「以財事人者,財盡而交疏,以色事人者,華落而愛衰」,是發聾振聵的警語,也是安陵與龍陽兩人最不堪的悲哀。雖然故事裏,聰明的兩人都各自演了一場好戲,似乎是大大讓他們在君王心目中加分了;但這場戲應該是很心酸的。
令我好奇的是:在詩裏鋪寫了安陵與龍陽兩位的故事,可是阮籍怎麼看待這兩位呢?是欣賞、是可憐、還是鄙夷?我猜測,或許阮籍三種情緒都有。阮籍不是一個「以色事人」的人,可是他一生中,都像是走鋼索,保持著與各個統治者若即若離的微妙關係,因此他應當是能夠對安陵與龍陽兩位的千方百計爭寵有三分共感。(爭寵是要拿捏與君主的微妙進退分寸,如欲擒故縱等等,似乎也像是走鋼索,戰戰兢兢。)至於可憐、鄙夷,我相信阮籍可能也有這樣的情緒,因為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不堪而可鄙可憐。同時我覺得阮籍可能也是這樣看待自己的:雖然他看起來是個很猖狂的人,可是他終身謹慎,從來都不批評人物。以今天的術語來講,他是自己用枷鎖禁錮了自己的言論自由。他的智慧讓他知道這樣做可以保全自己,但我相信他的智慧也會讓他看到自己的不堪!──他是個聰明人,而他的煩惱就是因為他太聰明了,他一眼就可以看到別人最不堪的一面,也看的到自己的最不堪的一面。俗話說「不知道就沒在怕了」,偏偏感知纖細的阮籍知道的似乎太多了,所以他只能終生以酒精麻痺自己,似乎只有沉醉,才能讓他沉睡,從而得到片刻的解脫。
上面是我的看法,不過傳統的看法似乎不是這樣的。傳統看法可能可以從註解文選的呂延濟見得一斑:「誓約如丹青分明,雖千載不相忘也。言安陵龍陽以色事楚魏之主,尚猶盡心如此,而晉文王蒙厚恩于魏,不能竭其股肱而將行篡奪,籍恨之甚,故以刺也。」大致上總是可以找到跟司馬家有關的歷史來比附。而每次看到這樣的解釋我都不免懷疑其真確性。
阮籍‧詠懷(嘉樹下成蹊)
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
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
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
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
這首詩我覺得寫的意思很晦澀不易懂,以下也只是我的猜測。阮籍先寫道「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用了史記讚美李廣的話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有美德而吸引他人聚集)。史記的用語是比喻,單純只有讚美的意思,然而阮籍借題發揮,把這個比喻的形象繼續延伸地寫了下去:桃與李雖是美好的樹木,然而也一定受大自然的支配,當「秋風吹飛藿」的時候,在美好的樹木也要「零落從此始」,最後一切美好凋零,化為蕭瑟。這種美好的消逝是普遍性的,一切都「繁華有憔悴」,都可能衰敗,而「堂上生荊杞」。面對這種繁華衰退的悲戚景色,阮籍不忍再看,於是「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西山,可能是指伯夷叔齊隱居的西山,在洛陽之東。由於魏的國都也在洛陽,阮籍也許是到了西山山腳,聯想到兩位義士的事蹟,而愈感淒涼吧?(阮籍再另一首詠懷詩「步出上東門」也有描寫這座山的景色。)他最後寫道「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這時景物與作者的感情融合,如果是人,在面對自我即將毀滅的時候,自身難保,遑論是心愛的家人了;而一切生機都消失之後,所剩下的,只有十二月寒冬無限的淒冷與寂寥了。
讀了整首得內容,讓我不自禁想到當時如夏侯玄等許多名士的遭遇:夏侯玄字太初,是曹魏政治人物,是早期的玄學領袖、名士的代表。後來因為牽扯入李豐、張緝等人密謀消滅司馬氏的案子,被司馬師夷三族。三國志紀載「玄格量弘濟,臨斬東巿,顏色不變,舉動自若,時年四十六。」世說新語容止篇紀載「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倚玉樹』。」也許是「玉樹」與名士的首領的形象,與「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的形象有類似性,「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也與夷三族的慘案相呼應。所以這首詩會讓我想到夏侯玄的遭遇。
當然,阮籍並沒有明確地說他是在寫誰。(舊說多認為這是在寫曹魏王朝或曹爽家族的由盛轉衰。或許也有可能。但是阮籍也曾經辭去過曹魏太尉蔣濟的邀請,所以我認為他似乎也不像是一個忠於曹魏政權的人;至於曹爽,從他的行事,我認為他應該沒資格被認為是「嘉樹」。)我聯想到夏侯玄,也僅是我個人的聯想而已。即使不聯想到夏侯玄、不聯想到曹爽或曹魏政權,這仍然是一首很美的詩,朦朧美依舊可以激發很多的想像。從字面上來看,他似乎是藉著描寫一個美好的事物消逝,用以比喻一個受人景仰的人遭遇不幸的唏噓。這首詩的價值應該也不在於阮籍所指涉的是甚麼樣的「史實」,而在於他刻畫出面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普遍性的悲劇感。讀到這首詩,「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這幾句話也讓我想到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平家。平家在大家長平清盛的手裏,從中低階層的武士一躍而昇,把持朝政,一門顯貴,甚至有「不是平家出身的就不算是人」的誇張形容;然而當敵人源賴朝起兵、同時家族的支柱清盛病故,之後短短五年,兵敗海上,滿門夷滅。描寫這段故事的平家物語,開頭說道「祇園精舍之鐘聲,敲響諸行無常(祇園精舎の鐘の聲、諸行無常のひびきあり)。」不也就是「繁華有憔悴」的意象嗎。
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
繁華有憔悴,堂上生荊杞。
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
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
這首詩我覺得寫的意思很晦澀不易懂,以下也只是我的猜測。阮籍先寫道「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用了史記讚美李廣的話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有美德而吸引他人聚集)。史記的用語是比喻,單純只有讚美的意思,然而阮籍借題發揮,把這個比喻的形象繼續延伸地寫了下去:桃與李雖是美好的樹木,然而也一定受大自然的支配,當「秋風吹飛藿」的時候,在美好的樹木也要「零落從此始」,最後一切美好凋零,化為蕭瑟。這種美好的消逝是普遍性的,一切都「繁華有憔悴」,都可能衰敗,而「堂上生荊杞」。面對這種繁華衰退的悲戚景色,阮籍不忍再看,於是「驅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西山,可能是指伯夷叔齊隱居的西山,在洛陽之東。由於魏的國都也在洛陽,阮籍也許是到了西山山腳,聯想到兩位義士的事蹟,而愈感淒涼吧?(阮籍再另一首詠懷詩「步出上東門」也有描寫這座山的景色。)他最後寫道「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這時景物與作者的感情融合,如果是人,在面對自我即將毀滅的時候,自身難保,遑論是心愛的家人了;而一切生機都消失之後,所剩下的,只有十二月寒冬無限的淒冷與寂寥了。
讀了整首得內容,讓我不自禁想到當時如夏侯玄等許多名士的遭遇:夏侯玄字太初,是曹魏政治人物,是早期的玄學領袖、名士的代表。後來因為牽扯入李豐、張緝等人密謀消滅司馬氏的案子,被司馬師夷三族。三國志紀載「玄格量弘濟,臨斬東巿,顏色不變,舉動自若,時年四十六。」世說新語容止篇紀載「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倚玉樹』。」也許是「玉樹」與名士的首領的形象,與「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的形象有類似性,「一身不自保,何況戀妻子」也與夷三族的慘案相呼應。所以這首詩會讓我想到夏侯玄的遭遇。
當然,阮籍並沒有明確地說他是在寫誰。(舊說多認為這是在寫曹魏王朝或曹爽家族的由盛轉衰。或許也有可能。但是阮籍也曾經辭去過曹魏太尉蔣濟的邀請,所以我認為他似乎也不像是一個忠於曹魏政權的人;至於曹爽,從他的行事,我認為他應該沒資格被認為是「嘉樹」。)我聯想到夏侯玄,也僅是我個人的聯想而已。即使不聯想到夏侯玄、不聯想到曹爽或曹魏政權,這仍然是一首很美的詩,朦朧美依舊可以激發很多的想像。從字面上來看,他似乎是藉著描寫一個美好的事物消逝,用以比喻一個受人景仰的人遭遇不幸的唏噓。這首詩的價值應該也不在於阮籍所指涉的是甚麼樣的「史實」,而在於他刻畫出面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普遍性的悲劇感。讀到這首詩,「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秋風吹飛藿,零落從此始」,這幾句話也讓我想到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平家。平家在大家長平清盛的手裏,從中低階層的武士一躍而昇,把持朝政,一門顯貴,甚至有「不是平家出身的就不算是人」的誇張形容;然而當敵人源賴朝起兵、同時家族的支柱清盛病故,之後短短五年,兵敗海上,滿門夷滅。描寫這段故事的平家物語,開頭說道「祇園精舍之鐘聲,敲響諸行無常(祇園精舎の鐘の聲、諸行無常のひびきあり)。」不也就是「繁華有憔悴」的意象嗎。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