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秦觀‧滿庭芳(山抹微雲)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征棹,聊共引離罇。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這首描寫離別的詞,是秦觀非常有名的作品。詞的上半闋看起來是從遠行之人的角度出發。開頭寫道「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把離別的場景刻畫得很生動,前兩句構成一幅色彩昏黃的油畫,無情的畫角此時響起,讓看似靜止的畫彷彿活了起來。這三句彷彿可以把聽眾直接抓到色調昏黃的離別場景,讓人置身於遠行之人的惆悵之中。這位遠行客面對送別的朋友,「暫停征棹,聊共引離罇」,舉杯道別。離別,不只是與眼前人眼前事的隔離,其實更傷神的是與過往回憶的斷裂,「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迷茫而落寞。在落寞中所看到的景色,「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延伸無盡的寬廣與淒寂。

詞的上半闋寫遠行之人離開,下半闋則是他依依不捨的回想與掛念。「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這幾句細緻的描寫了離別傷害了心愛的女子,而這段記憶既然縈繞心頭,何嘗又不是這位遠行人的心頭之痛呢?形象愈鮮明、細節愈清晰,記憶也就愈難忘。那位忘不了的女孩子現在在那裡呢?「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大概她也正在憑高望遠、正在想著我吧?

這首詞有很多地方寫得很動人。首句「山抹微雲」尤其美。之前某次去了北海道的函館,在下午,從數公里外看港口的函館山,僅一座三百多公尺的小山,山腰上纏了一道山嵐,構成了一種似近又似遠的夢幻。自從看過這個場景,才知道「山抹微雲」這四字真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且這幅畫,還不是傳統的淡雅山水畫,而更像略帶印象派風格的油畫。蘇東坡就曾以這首詞開秦觀玩笑,說是:「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天連衰草」,有不少版本作「天黏衰草」。一字之差,所營造的意象似乎很不同。「黏」字或許較能展現秦觀內縮的個性,看出去整個天地似乎都為之閉塞;然而我個人比較喜歡「連」字,看出去更加遼闊,也就更加的孤單寂寞。我覺得後面既然寫道「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營造的意象應該是開闊的。(偏好「連」字的另一個理由,是我喜歡李叔同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注解: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畫角:樂器名,吹奏時發出嗚嗚聲,高亢激昂,古時軍中常使用。
譙門:城門上用以望遠的高樓。
暫停征棹,聊共引離罇。
棹:船槳。
罇:酒杯。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象徵男女離別。香囊暗解可能是交換信物,參見繁欽定情詩:「何以致叩叩,香囊繫肘後。」羅帶可以結為同心結,羅帶輕分則暗示這段情結束了,參見韋莊清平樂:「惆悵香閨漸老,羅帶悔結同心。」 
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杜牧「遣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
秦觀少遊亦善為樂府,語工而入律,知樂者謂之作家歌,元豐間盛行於淮楚。「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本隋煬帝詩也,少遊取以為「滿庭芳」辭。而首言「山抹微雲,天黏衰草」,尤為當時所傳。蘇子瞻於四學士中最善少遊,故他文未嘗不極口稱善,豈特樂府。然猶以氣格為病,故常戲云:「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露花倒影」,柳永「破陣子」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