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日 星期日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展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這是詩經的第一篇詩。

從文意讀這首詩,是一首描寫戀愛追求的詩歌,從單相思而至結婚。第一章從描寫河心沙洲上相互和鳴的的一對雎鳩寫起,這意象讓男子想到他心儀的女孩。第二章描述追求時,因為求之不得,而讓他輾轉反側難以成眠。第三章則描述兩人在一起之後和諧美好的相處。

然而這首詩也很早很早就被儒家學者加上了許多教化的意義。早期如毛詩傳:「關雎,后妃之德也。」直到宋朝的朱熹在寫作他的詩經集傳時,仍說「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稱,蓋指文王之妃太姒為處子時而言也;君子則指文王也。......」

這些教化的文字,現在讀來是有些令人昏頭。我常覺得,這種解釋方法太過於「泛政治化」,令我厭惡。以前讀書時我常看儒家學者不順眼,這偏見的來源,跟這類敘述不無關係。

然而我卻很喜歡孔子自己解釋這首詩的語句。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試譯:孔子說:「關雎這篇詩,快樂卻不濫情,悲哀卻不傷神。」)孔子的解釋,我覺得也頗有「詩意」,跟詩經本文依樣洋溢著不盡的餘韻。

論語裏有許多孔子論詩的話語,有些讀來很有意思。也一併附在這裏: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試譯:孔子說:「三百首的詩,可用裏邊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思無邪』。」)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試譯:孔子說:「同學們,為什麽不學詩呢?學詩可以感發情志,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團結群衆,可以抒發不滿。近可以事奉父母,遠可以事奉君王;還可以多知道些鳥獸草木的名字。」)




作者簡介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作者大多不可考。其內容被分為各國的民間音樂「國風」、宴請賓客之音樂「小雅」、朝會的音樂「大雅」、表揚先祖盛德的音樂「頌」等四類。這些歌詩很早就被賦予政治的意義,在春秋時期,已被應用於各種外交場合。


註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關關:和聲。
雎鳩:水鳥名。
窈窕:美好的樣子。
逑:匹配。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展轉反側。
參差:長短不齊的。

荇菜:水生植物,可食,可做祭祀之用。
流:尋求。
寤寐:日日夜夜。
思服:思,語助詞;服,想念。
悠哉:深長的樣子。
展轉反側:展轉也可寫作輾轉,輾轉反側形容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樣子。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采:採。
芼:擇取。